旨酒羔羊的那一夜敦煌的饮食文化读

夏日炎炎,穿过嘈杂又热闹的金雁巷,在安静清凉的朵庐书店,读者·中国阅读行动又一场线下阅读分享沙龙成功举办。

这里没有酷暑的难耐,有的是清凉,有的是一起学习的充实,有的是一起读书的乐趣,有的是与大家交流的酣畅淋漓。

高启安教授在讲座的开始说道:“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无论你是做什么的,读书人一直值得尊重。大家顶着酷暑来参加这次读书活动,我很感动。”

高启安教授就《旨酒羔羊——敦煌的饮食文化》一书的内容展开,为大家讲述敦煌文化中的饮食文化,用生活化的视角了解神奇的敦煌。讲座内容围绕着敦煌人怎么吃?为什么这么吃?研究敦煌饮食文化的意义等问题展开讲述。

嘉峪关6号、7号墓

在讲座中,高启安教授用专业的视角及扎实的学术理论对敦煌的饮食文化研究成果从以下方面做了详细的呈现:

※敦煌人的饮食形态和食物结构

※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人怎样吃

※敦煌的胡食和胡风

※研究敦煌饮食的意义

莫高窟窟斋僧图

敦煌饮食为什么能在敦煌学海洋里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敦煌保存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资料。通过这些形象资料和文献资料发现了大量的信息。(敦煌文献和敦煌壁画)

敦煌自古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各民族的饮食习俗在这儿或多或少留下了踪迹。唐代吐蕃又统治过一个时期,吐蕃人喜爱乳食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敦煌人的饮食习惯。

吐鲁番出土的唐代食物

敦煌是农耕与游牧饮食文化的融合区域;华夏饮食文化与“胡食”文化的融合区域;中西饮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区域。

商业贸易对敦煌饮食文化的强烈影响。一些饮食现象带有商业饮食的特点:部分饮食物供应外来或流动人口;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制;东园、南园、北园等宴饮场所的形成;酒的消费量出奇地多。

列坐会食,窟

敦煌是国际化的都市,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胡风”实际上是他们的饮食风俗。商业的发达促进了胡风的流行。

研究敦煌饮食,不仅对研究中国饮食史、饮食文化的传播,而且对研究中西文化的交流史都有极大的参考作用。敦煌饮食资料可为饮食史的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敦煌的饮食文化的意义:丰富了华夏饮食的内容;是东西饮食文化交流的见证。丝绸之路也是饮食文化传播之路。食物是文化交流的润滑剂和保障。

高启安教授还提到在今天我们认知的一些食物的发音,其实都是西来语音读汉化的结果。

因此,在饮食文化中,不仅仅只是吃那么简单。这里面有文化的传承,有东西文化的交融,有历史积淀的仪式,有食物功能性的体现。

榆林窟25窟婚礼宴饮图

讲座结束后,在座的朋友们意犹未尽,都想了解更多的内容与故事,高启安教授为提问的朋友们一一解答并为抽奖环节的幸运朋友颁发了教育社准备的书礼。

这样的夜晚很有意义,这样的夜晚很痛快。

腹有诗书气自华,暂且无法行万里路,那就先读万卷书。

《旨酒羔羊——敦煌的饮食文化》

本书由季羡林先生作序、著名敦煌学专家高启安先生编写,是一本面向普通旅游者的通俗读物,图文并茂地解读了敦煌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她让旅游者有机会穿越历史,来到千年以前,置身于敦煌文化的饮食活动中,看看他们是怎样吃,吃什么。

嘉宾:高启安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博士、教授,甘肃敦煌学学会副会长,兰州财经大学敦煌商业文化研究所所长。“敦煌与丝绸之路饮食文化”为其主要研究方向,代表作有:《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肃镇华夷志〉校注》、《信仰与生活——唐宋间敦煌社会诸相探赜》、《旨酒羔羊——敦煌的饮食文化》等。

赞赏

长按







































北京哪治女性白癜风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zx/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