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年我闯荡过的大江南北

艾瑞波堤周末好啊!

又到了一周一更的时候了。

上次《渣男》大获好评,虽然文章只定向发送了35位VIP粉,但收获了以上的阅读量!撒花

反观我写生日那篇自我盘点的文章你们康康,是不是爱渣男胜于爱我?说明渣男虽渣,市场很大……本周回归本职工作,带大家看看那些年折磨过我的好山好水。本篇不是游记,不是游记!首先放上我从年入职后到年现在为止的不完全统计飞行轨迹图。(数据来自航旅纵横APP)其中飞得最多的一年是刚入职时的年,这样算下来基本是每个月出去一次。最少的一年也飞了9次(往返)。(数据来自航旅纵横APP)到达机场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来自航旅纵横APP放这个图不是为了炫耀,这对比起我司其他飞的达人可真不算什么。我其实想说,早年飞得太勤快,长期熬夜过度消耗身体,要么不吃要么暴饮暴食,一度跌破80斤,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缠身。工作还是工作,与游玩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以小跟班的身份跟随不同的领导踩过不同的城市,先说两个我飞得最多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新疆、云南。新疆这个地方,可以说让人又爱又恨。如果作为旅游景点,它非常优秀。这是游人拍的图:图片来自亲爱的好姐妹李老师于秋天时拍摄的新疆美景,无滤镜广袤无垠、宏伟壮阔、秋水共长天一色?看到这样的景色不得不惊叹我大中华的地大物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外国人看了都只能啧啧称赞。还有我司其他小伙伴出差时拍的图:图片来自亲爱的好姐妹等等姐姐被上天亲吻过的饱受风霜的雅丹地貌(我没说错吧?),有幸亲眼目睹的人将终生难忘。反观我几番出差到新疆,无暇顾及这神仙风景,也不能光明正大地拍摄。就算拍了也不能发出。我为这感到无比遗憾。再者我比较痛苦的是,我每次去新疆都正值酷暑七月。别说新疆,七月的广州都能把我烤熟,七月的新疆能让我直接蒸发。更残酷的是,不仅被要求七月去,而且有幸去了两次吐鲁番。像我这样的地理渣渣都知道吐鲁番盆地气温极端,秋天之后温度骤降,而夏天则是火烧般地酷热。而为什么总是要七月去吐鲁番?因为七月的吐鲁番烧到了极致,著名的火焰山到了一年最红的时候,只有足够高的温度才能看到最极致的壮丽画像。所以外国人总是好奇着在这个时候赶过来新疆。而由于我带娃技术比较好,同事总让我跟着去照顾领导。可参考百度的解释:火焰山古称赤石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山长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米左右,主峰海拔.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47.8摄氏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沙窝里可烤熟鸡蛋。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不查不知道,现在这么认真查看资料才发现我是在经受过中国极致火炉锤炼的命选之人(呵。还有其他一些折磨人的地方,比如坐飞机时间太长。广州飞乌鲁木齐前前后后五六个小时,我的腰估计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废掉的。另外,众所周知新疆的日照时间长得离谱,晚上十点的天跟平常傍晚的天一样亮,令人完全没有入夜的身体反应。加之如果当天到达已经稍晚的话,还得适应时差。次日早上六点前已天亮。因此几乎每次一落地当晚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人体随着日照待机时间变得极长。还有,吃的方面。一开始牛肉羊肉真的是嫩滑多汁,块块拳头大小。但问题就是一日三餐顿顿吃肉,一连吃三天后会得厌食症。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到乌鲁木齐,被当地销售店盛情邀约吃晚饭,八九点大排肉宴,当时的天和下午两三点时一样亮(晒)。正值酷暑七月,我却在室外吃饭,风扇也没有。反观其他室外一样吃得热火朝天的本地群众,光着膀子裸着上半身上阵,吃得好不愉快(时隔太久,已找不回照片)。店家还安排了舞蹈助兴,大鼓敲得震耳欲聋。为了给领导洗尘,那天晚上愣是等到晚上11点,领导才风尘仆仆赶到。夜幕终于降临,我们依然人模狗样正襟危坐在户外大圆桌的椅子上。那一刻我可谓敬业的。大概是11点半才终于开始吃上晚饭,大鱼大肉还得等到盘子最后转到我面前才啃,吃不了几块又得继续说话,要么喝酒。说实话这样的饭局不管再好吃都一样乏味,领导是来品品味的,我们是来历劫的。总算翻出了陈年老图。这是当天的晚宴。没错,这把刀就是一直插在骨头上的,外国人吓得以为要被砍当天晚上吃完喝完都凌晨之后入睡了,第二天为了赶行程又很早起床,我还记得是要赶八点半的动车去吐鲁番。由于领导们是外国护照,不像我们用身份证直接取票,需要到柜台排队领票,于是我们早早到了动车站。只见警卫森严,武警精神抖擞,站姿挺拔,武器吓人。外国人家里只有自卫队,没见过这么威严的场景,忍不住拿起手机拍照,然而被我们阻止了。办好手续之后,动车大概半个小时就到了吐鲁番。走出车站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掉进了火炉。那种热要怎么形容呢?不同于广州的闷热或东南亚海岛的暑热,有树的地方至少可以乘凉,而吐鲁番盆地的热是那种度无死角的大火烧烤。抬头看不到太阳,因为太阳太大顶在头上;看不到一点绿,因为天气过于干旱。所谓烤,就是我马上察觉到自己身上迅速被烧红的那种感觉。我第一次去没有经验,好像只有脸上涂了防晒戴了墨镜,最多穿了运动鞋。身上没有穿防晒服,甚至好像没有带伞。想起来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我没有中暑也是牛批。当时随着导游带我们游览火焰山,给我们讲述孙悟空和唐三藏的故事,还涉及很多佛学的内容。听都听不懂,还要翻译,结果就是我和客户的翻译互相「推卸责任」。当时在户外徒步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汗都快流没了。唯一记忆里觉得非常震撼的是火焰山的壮丽。那一片红,永远忘不了。当车子在沙路上奔驰时,前方高大耸立的红得发光的火焰山迅速打开,向两旁不断延伸。人类的渺小,可见一斑。古人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经历磨难,感悟真理,是现代人所无法想象的。网上找到的比较切合我记忆中的火焰山公路。网图。以上两图是火焰山著名地标。温度计立在地面上记录当时最热的温度。我去的时候地面温度已达70℃以上。举目可见皆是荒漠,骆驼承重缓步向前,游人拍照取乐不亦乐乎。很不容易地找到了当年火焰山的照片。无滤镜,拍得不怎么样,凑合着看。实景要比图像发红。作为唐三藏取经路上的一环,火焰山和佛学历史渊源深厚。当地最为著名的一个把戏就是,把生鸡蛋抛到地上,一分钟煮熟。我学着大家把鸡蛋捡起来,剥壳吃掉。当我第二次去吐鲁番时,我全身上下穿了最散热的运动服,穿了防晒外套,裹上墨镜。这次去的外国人就没那么有毅力了,基本上在外头暴晒五分钟不够就要回阴暗处乘凉。回忆留有余香的地方,非新疆的水果莫属。随意从树上摘下的提子,随意劈开的哈密瓜,啧,都甜到心里去了。突然想起一个小插曲就是对于新疆维族同胞的恐惧。由于认知不足和语言障碍,开始去的时候总觉得可怕。他们看待我们的眼神似乎也并不这么友好。几年前我和外国人到维族同胞的店里吃烤串,完全不敢到处张望,甚至吃得贼快,主要担心被打。我们操着一口日语,总觉得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当然这是几年前的事了,最近应该眼神也会友善点了吧。第二个经历最多的地方,是云南。想起云南,脑海里浮现的是蓝天白云和苍茫草原。曾经去过商业化渗透的丽江大理,远远眺望苍山洱海;也有深入过乡村小镇,自来水不通、公交车不到、老婆婆背着孙子绕着十八弯山路慢慢走的那种。云南和新疆都是我对祖国壮阔美好感知的启蒙地,也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丽江和大理的景色不需我赘述,我第一次来时也被深深吸引。蓝空晶莹剔透,白云低垂,凉风习习,空气清新到不行。可见之处皆是花花草草。偶有小猫栖息在脚下,时间仿佛静止一般。当时住的酒店特别漂亮(昂贵)。说起花花草草,不仅是景色,饭菜中也不缺。印象中我当时吃了不少树皮和干花,而且每顿无辣不欢。像我这种吃不了辣的人确实欣赏不来,但做个「吃花的女孩」是挺有趣的。当地小菜,基本没我可以吃的。我不太喜欢标榜艳遇的酒吧街之类的地方,在那种喧闹的地方里我只想睡觉。当然,这样的酒吧确实吸引了众多男男女女来猎艳,有时也看到几个老男人带着一群十八岁娃娃来消费,双手上下求索。当时一起出差的同事也比较无趣,大致体验了猎艳氛围后,就乖乖回去了。这种文案无处不见。再说乡村。我大致因为各种原因去了两三次,看到当地的发展越来越好,感叹时光的流逝,感激国家的扶持。真正深入了解过这些小县才知道这句话的不容易。每回到这个小县城都必须先到大理,再坐三个小时车深入,一天行程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我的腰成功废了。没到过到这个小县城(工作原因就不说地名)之前,我从未体验过自然茅坑的快乐。一个城市人到茫茫草原和牛羊奔跑的大山里,不适感是自然的。这里不但信号很差,上不了网,交通不便,还不通自来水,没有个像样的洗手间。除了自己,一切返璞归真。驴子想吃我的手机。除此之外,还有高反带来的不适。按理说两三千海拔还好,但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还是高反发作了,主要体现在头疼和丧失记忆力,就是一下子想不起日语单词。当时有个环节是绕湖徒步,前后共三个小时左右,护林员为我们讲述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知识。苦了我领导,那些野生动物的名称我一个也翻不出。当地名为「天池」的景点,当时我们需要环湖徒步一圈,大约耗时两小时。云雾散去后的天池。当时有个小插曲。我们本来打算在天池放氢气球,但无奈海拔高,空气过于稀薄,最后还得人工准备氢气瓶一个一个打…想起来乐趣无穷啊。经典桥段来了。我当时刚好生理期,好不容易憋回来原地想要上洗手间,但已得知洗手间没有水,卫生条件堪忧,因此当时的导游大妈亲切地建议我找个树多的地方解决,她帮我把风。第一次不习惯,扭扭捏捏,胆战心惊。但我毕竟是个有学习天赋的人,无师自通,很快就学会了,脸皮也就厚了。大概找这样的地方。头痛一直到我回去大理后才逐渐恢复过来。说真的,下次出发前还是得先喝药。再说说小乡村的食物。虽然不是富裕之地,但有宾客来到,当地村民一定会拿出最丰盛的饭菜来招待。物价也很低,不会太破费。大鱼大肉少不了,辣椒更少不了。一定要吃饱,毕竟附近是没有便利店的。刚刚说到老婆婆背着孙子走山路的一幕,想起当时我心里一揪,觉得心酸。可很快我就责怪自己的自大。我凭什么拿我自己的世界观去看待别人的生活呢,我根本不了解这里的生活,村民生活的快乐我根本想象不到。他们自由自在地放羊放牛,在大自然中歌唱,直面风云变幻,拥抱丛林的丰富多样,与动物共生共存。政策也许让他们的生活看起来比以前富足,他们有了更多的住宅区和小汽车,可这也许并不是他们想要的呢?也许自给自足,与天地共生的生活方式才是他们所憧憬的。除以上两个让我感触较深的地方以外,再说说对其他城市的一些感触。青岛——这是一个临海城市,海鲜很棒,逢来必吃。我运气比较不好,都是在冬天来,冷得直哆嗦。除了那丰盛美味的海鲜大餐之外,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青岛的场馆里连续五天手脚冰冷地挨饿挨冷地加班熬夜,在外面做活动真的是太艰苦了,我寒咳就是那时复发的(身子太弱)。帆船港非常有范,有种到了外国的感觉。长春——一个洋溢着中日矛盾氛围的城市,说日语怕被打,他们在出租车上要被认出来就说是韩国人。停留时间不是很长,主要目的是撸串。杭州——一个去了N次而每次都下雨的地方,都是在秋冬时去的,又湿又冷,我觉得我和它真的是无缘。杭州菜甜甜的hin好吃,但每次工作完后都只想赶回广州休息,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认真游玩一下。

峰会会场不能少,当时我们在它旁边做活动。

活动现场的片刻,觉得特别帅就放出来。成都——好多次我都和成都擦肩而过,但终于上一年有一个机会初步接触了它。它是一个悠闲美好的城市,文化底蕴深厚,还有大熊猫坐镇。美食街诱人,像我这种不能吃辣的也会馋嘴。天津——实话说我没有好好游玩过天津。当时我去的时候正值寒冬,城市里雨夹雪,一夜之间披上了银霜。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见到真正的雪,南方的孩子别提多高兴了,再冷都值得。(以后这么冷的地方就别叫我去了)郑州——我刚入行不久就在郑州参与了一场活动。记得活动当天滂沱大雨,领导吩咐我到实体店买一个蛋糕回来送给客户领导作慰问,我穿着西装踩着高跟鞋在雨水浸透的路面上冲进了蛋糕店,一脚踩下去水泥就灌进了高跟鞋。打包好后生怕弄坏,为了保护它自己湿了一大片。这个城市的出租车司机给我印象很不好,就是会绕路,态度也很不好那种。回顾当年出差不如意的时候更多吧。有幸在工作结束后参观了少林寺,看到这座武术氛围浓厚的大省带给我的震撼。少林寺不但只是景点,还有僧人表演功夫的舞台表演。寺外众多功夫学校,到处可见小孩在练习武术。三亚——三亚这个地方我可真是太喜欢了!可能对于南方人来说,那种炎热刚刚好,又不会闷。在海滨城市干活,工作心情特别好,酒店又很美,真的有种自己来度假的感觉。当年在房车营地做活动,地方非常宽阔,晒是晒,却也挺开心的。路上风景如此美丽,大家都忍不住下来拍照。房车营地里有一架退役直升飞机。酒店的日出日落南京——这个我必须说说。如果说在长春、乌鲁木齐说日语怕被打,那在南京我们简直不敢说话。我至今在记得我当晚到达南京后的那种阴森压抑的感觉。城里的店收得早,想找夜宵都没几家。整个城市空荡荡,晚上人烟稀少,安静得让人害怕。我完全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独有的深刻的历史背景。也许是我见解上的偏差,也希望真实的南京是充满活力的吧。当时的领导还特别热爱学习历史,斗胆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里中日文必备,我俩各自沉浸在悲惨压抑的氛围中。大家有机会到南京的话请一定要去一次,那种身临其境的白骨累累、战火冲天、国恨当前的民族荣辱感会让你一生难忘。西宁——我差一点点就能到青海湖了,比较遗憾。但有幸到西宁一趟,也能感受到大西北的地大苍茫。每次看到这样恢宏大气的大山大水和略有陌生感的少数民族时,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呼和浩特——这是一个和乌鲁木齐一样「可恨」的地方,同样是五小时飞的,我唯一一次去还是当天来回。我人生中第一次见识了蒙古包,还有他们独特的午餐。除了肉是必不可少之外,他们拿出了最珍贵的鱼。因为在内蒙古,水太稀罕,鱼类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当地民族捧出蒸鱼是上等的招待。另外我们还游湖一圈,那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水」。比较可惜的是时间过于仓促,呼和浩特毕竟是都会,山间草原都在万里开外,错过了心心念的大草原。本来还想多写几个城市,但翻遍自己朋友圈找图几个小时有点lui了……而且像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大家也很熟悉,便不赘述。最后我来升华一下吧。借工作出差能打卡祖国这么多地方,我是非常感恩的。对于没有责任感的人来说,出差就是玩;对于用心工作的人来说,出差是一件很累的事,它极其需要体力。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酒店里通宵达旦,只是换了个地方加班而已。即便面对美好的景色,神经也是紧绷的。我出差所到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省会,一般条件不会太落后。偶尔有纯天然的环境。如果以后有机会,更深入下乡,我想能更好地了解我国全貌,更重要的是人文风俗、发展环境。飞来飞去除了有身体上的代价,更多的是阅历的深厚,它们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我们对比起国内大部分民众都要幸福。怀揣作为大国的气度,不失慈悲和怜悯之心,用双足丈量人生,用双眼拓宽视野。人生的众多桎梏,不能成全我们说走就走的梦想,但凡有机会可求索,便用心感悟。以一张小王子博物馆里的旧图来结束今天的文章。下回要说说国外的城市吗?比如日本?

喜欢请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zx/57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