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考古有新发现墓葬最早

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考古有新发现墓葬最早至西周

近日,考古人员从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纳古墓群外围墓葬中出土了17件唐代陶盘和1盏泥灯。在对该墓葬进行发掘后,考古人员推测墓葬年代大致为唐代到西周时期。

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阿斯塔纳古墓群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国居民的公共墓地。年7月,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在接到民众举报阿斯塔纳附近有疑似墓葬遭到破坏后,立即指派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勘察。在确定属于古代墓葬后,对其进行发掘。该墓葬位于阿斯塔纳古墓群保护范围之外,属于外围墓葬。发掘中发现了众多陶盘和陶盘碎片,并对其进行修复,共有唐代陶盘17件。17个陶盘大小一样,形制一样,颜色多为灰色,比较精美。

此外,考古人员发现墓葬存在着被盗挖的痕迹,这些痕迹时间较远,初步推测可能是年以前被盗。在对比阿斯塔纳古墓群此前文物出土情况后,考古人员认为,这座墓葬内可能曾有文书,或已被盗。

阿斯塔那古墓群是世界著名古墓地之一,古墓群占地10平方公里,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当地气候极为干燥,80%的尸体葬后都变成干尸。墓中随葬的大量陶俑、木俑、丝织品以及彩绘壁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随葬品中还有大量汉字书写的文件、档案、书信、账本等,涉及西晋初年至唐代中期吐鲁番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阿斯塔纳古墓群墓中数以百计的千年古尸,是研究历史上新疆居民的种族、民族特征的珍贵人体标本。

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副所长王龙表示,他们将加强阿斯塔纳古墓群周围的监管和文物保护宣传力度。(来源:光明日报)

阿斯塔那古墓群介绍

阿斯塔那古墓群,距吐鲁番市约40多公里。它是古代高昌王国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墓葬按家族种姓分区埋葬,以天然砾石为界,畛域分明。

  阿斯塔那墓形制为斜坡墓道洞室墓。古墓平面形状如“甲”字。墓室前方,是一条10多米的长的斜坡墓道,墓道尽头连着墓室,是死者安息的地方,墓室一般高为2米以上,4米见方大小,墓室顶为平顶或穹窿形。死者多安放在洞室后部的土炕或简易木床上,他们头枕鸡鸣枕,面部掩巾,眼上盖瞑目,双手握木,身着棉麻或绢锦织品制作的衣服。死者四周,或陈放模拟的亭台楼阁、车马仪仗、琴棋笔墨,或陈放葡萄、瓜果、饺子、面饼等食品,供死者阴间驱使或享用。

  墓群东西长约5千米,南北宽2千米,占地约10平方千米。解放后这里配合农田水利工程和道路修筑,清理发掘了多座古墓葬。墓葬年代为西晋到唐代中叶(公元2世纪下半叶到9世纪初)。按家属分区埋葬,以砾石为界。个墓葬基本上都有斜坡墓道和土洞墓室,地面堆着砾石,平面呈有的墓室后壁,绘有人物、鸟禽、花卉、山水壁画,形象逼真,线条流畅。古墓中出土有文书、墓志、绘画、泥俑、陶、木、金、石等器物以及古代钱币和丝、棉毛织物等珍贵文物上万件。阿斯塔那古墓群陈列馆

  这座庞大的古墓群,从50年代至今,这里先后进行过14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座,出土各种珍贵文物达万余件。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斯塔那古墓群在方圆10多公里的戈壁沙丘之中,堆积着密密麻麻的古冢。既有达官贵族、威武将军,也有平民百姓、下层兵士。因而又被称为“高昌的历史档案,是吐鲁番地区的地下博物馆”。   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墓葬形制是以家族的习俗来营造的墓地。在墓区处处可见界线分明的莹院。莹院内是一个父系大家族的墓园,按照祖、父、子、孙辈份大小,依次排列。墓葬皆为土洞墓,墓室中大多是居住在当地汉族人,少数为兄弟民族,此处以姓氏为家族的墓葬结构,同河西走廊以至中原墓葬有许多相似之处。

  由于这里地势高敞,气候炎热干燥,墓室内形成天然无菌环境;墓室古尸及随葬品虽历经千年而不腐烂,80%的尸体都成了天然干尸,高昌国一代名将张雄的干尸身高1.90米左右,须发衣物,保存完好,大将风度犹存,这里出土的木乃伊(即干尸),足可与埃及木乃伊相媲美。

  尤为珍贵的是这里还出土了多件各种古代文书,现已整理出版了《吐鲁番出土文书》10册,为当今崛起的一新的显学——“吐鲁番学”提供了极丰富的研究材料。

绢画伏羲女娲图

阿斯塔那古墓群弈棋仕女图

阿斯塔那古墓群镇墓兽

阿斯塔那古墓群游览须知A、前往阿斯塔那古墓游览时,请不要将照像机和摄象机带入,您可放在车上或寄存在售票处。   B、在墓室内参观时请不要触摸壁画。   C、为了您的安全,请不要去未开放区游览。   D、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在游览时注意景点的具体参观说明。

赞赏

长按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白颠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zx/34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