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访新疆吐鲁番

随访新疆(2)

高铁到达兰州火车站时2点左右,待我在拥挤不堪的兰州火车站费尽周折办好补票手续出站与大家会合时,时间已经快4点钟了。大家还是在飞机上吃了一点简餐,晚上7点还要继续乘坐火车去吐鲁番,所以我们就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川菜馆吃了个便饭。

为了更好地欣赏沿途风景,同时也亲身感受飞机和火车两种不同的交通工具,我们没有选择直接坐飞机飞到新疆,而是安排从宜昌坐飞机到兰州,再从兰州坐火车去离马兰基地较近的吐鲁番,因为当初他们入伍时就是在这个火车站下车的。

兰州到吐鲁番坐火车需要21个小时,我们在附近超市买了点第二天的早餐。傍晚6点时,大家按照约定在火车站会合,一同进入了候车室。

三战友在兰州火车站前合影

经过一天的奔波折腾,大家都显示出了些许疲惫,手机也快断电了。候车室人满为患,好在不到十来分钟就走了一批乘客,我们6人终于落坐下来。

兰州火车站,是一座设施、装潢都非常陈旧的建筑,连播音员的声音都是那么生硬,站内外秩序也很混乱,一切感觉如同我们上世纪90年代初的车站。

为了给手机充电,大家(包括其他旅客)到处寻找电源插座,好不容易找到了插座却没有电源,有电源的插座却高高地装在柱子上,让充电线和手机悬在空中无处搁放。最后不得已到一楼手机充电处充电,但是仍有很多插孔接触不良无法充电。没想到从现在开始,越往西边去,手机网络信号越来越差,很多时候都搜索不到4G网络。

经过几番折腾,手机还没有充上一会电,就到了上车时间。作为“K”字头的旧火车,车上更是无一处电源插座,最后在乘务员休息室找到了插座,却被切断了电源,只能望电兴叹。

上车后我又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补票所需要的客运记录证明办妥。待我返回自己的车厢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了,大家简单洗漱后,又恋恋不舍地聊了一会天,大约10点半就先后睡下了。

凌晨两点左右,我被老公淅淅索索的声音弄醒了,原来他趁火车中途停站,下去溜哒了一下。

早上5点多钟,三位战友就纷纷起床看窗外晨色中的风景,火车已经开始穿越西北茫茫荒漠,也许他们的思绪早已飞回到了36年前……

一轮朝阳喷薄而出

茫茫戈壁滩寸草不生

7点多钟(此时与湖北大约有近1个小时的时差了),家属们也起床洗漱、过早。8点多钟,火车才到达新疆境内第一站柳园,然后是玉瓜、哈密、鄯善……每到一站,三个战友都要下车到站台照相留影。

时间不知不觉快到12点了,大家打开行前精心准备的自热米饭,各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口味。因为很多人第一次吃这种快餐饭,于是好奇地仔细研究加热方法,吃完后都称赞不已。

美味方便的自热米饭

大家休息了一会后,纷纷起床继续看窗外风景:沿途全是茫茫戈壁滩,火车走好远都看不到一点人烟,只是在停靠的小站才看到一些绿树、庄稼,远远看去好像是花生、葡萄架、红枣树,好像还有棉花。

能够改变单调视觉的只能是丛林式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简易公路、高速公路,偶尔可见高架桥上的高铁轨道……茫茫戈壁,一望无际,80%以上都是寸草不生,有的地方看到白花花的盐碱地,有的好像是结的冰块……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人唏嘘不已。

茫茫戈壁滩上的“溪流”

丛林般的风力发电机

8月28日下午,在我们出发后的第二天下午四点钟左右,我们的火车终于到达了新疆吐鲁番市。

这是一个比较老旧的火车站,虽然叫“吐鲁番站”,其实离吐鲁番市还有48公里。据悉当初建站时,因为地质条件受限,只能选择此处,后来因为这个火车站,此地一个小村庄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小镇,名叫“大河沿镇”。

它的西南边就是老公当年服役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硕县,即我们这次的目的地马兰基地。

在吐鲁番双向行驶的两条公路中间离得很远,大约有米宽。公路两边全部是戈壁滩。只在城镇里才有高大的灌木,好像都是通过更换土壤、再专门引水浇灌才能成活和成长。

通往吐鲁番的国道G30

待我从售票厅办完挂失补票手续走出车站,看到同伴们正在与站外私家车主商谈到吐鲁番的包车事宜。最后谈妥由车主陈先生负责我们一行6人往返吐鲁番的接送,并负责第二天火焰山、葡萄沟、坎儿井等几个景点的接送,门票费自理,元包干。

右三为包车陈姓师傅

年4月,吐鲁番由地区改为地级市,是继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后新疆设立的第三个地级市。面积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3万人,汉族只占总人口的23%。吐鲁番市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吐鲁番”就是维吾尔语“低地”的意思是。盆底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米,是我国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仅次于约旦死海,为世界第二低地。吐鲁番属独特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因它地处盆地之中,四周高山环抱,增热迅速、散热慢,形成了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力强五大特点,素有“火州”、“风库”之称。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

宾馆前台的水族馆

陈师傅将我们拉到我在网上预订的吐鲁番天和宾馆,发现前台旁设有专门的防暴警察及盾牌,后来才发现在新疆的其他宾馆都是这样的配置,到处可感受到高级别的维稳态势。宾馆大厅有一个水族馆,也许是因为好久没有看到这么鲜活的生命了,所以我们兴奋地在跟前留影。大家在自己的房间简单洗漱后,已经是傍晚6点多钟了,所以一起直接去陈师傅介绍的“穆巴拉克回民餐馆”吃晚饭,专门点了大盘鸡、大盘鱼、手抓肉等新疆传统美食,餐费不到元。

吐鲁番街头

8月29日早上6点钟,三位战友按照约定到吐鲁番街上跑步去,后来发现附近发生了恐怖纠纷,迅速被大量警车警察控制住了,围观的人群好久都没有散去。

7点半,我们6人来到宾馆附近一家牛肉面馆,吃正宗的牛肉拉面,15元一大碗。

9点钟,陈师傅按照约定的时间接我们游览吐鲁番的几个著名景点。根据天气特点,我们计划先看火焰山。驱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一座褚红色山脉前,即是《西游记》传说中的火焰山。山下有人在玩滑翔机、骑马。褚红色山脉在公路上远远地就可以看到。

《西游记》传说中的火焰山

因为太阳光照非常强烈,甚至毒辣,我们匆匆忙忙以几个景观和图文为背景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

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接着我们朝葡萄沟奔去。为了走捷径,陈师傅带我们走过几段曲折的路面后,突然一大片水面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几位家属强烈要求停车下去拍拍美照。我们至今不知道它叫什么水库或湖泊。

砂砾中的水库被我们打破了它的寂静

陈师傅开着车转来转去,避开了葡萄沟收取门票的地方,最后进行一条小道,旁边流水淙淙,他告诉我们这里就是葡萄沟了。

葡萄沟里的潺潺流水

一群美丽的维吾尔族小姑娘

踏入这里,完全忘记我们现在正置身在西北大漠之中,正置身于传说中的“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吐鲁番盆地。因为看到了流水、看到了绿色的树木和植物,突然感觉好亲切。

我们沿着这条小溪我们一边欣赏、一边拍照,突然发现来了一群活泼漂亮的维吾尔族小姑娘,大家争相与她们合影……

快到中午吃饭时间了,陈师傅将我们带到一处“农家乐”式的餐馆。进餐就在葡萄架下。

葡萄沟里的葡萄新鲜甜美

葡萄沟里真清凉

葡萄沟里长长的葡萄架

品尝葡萄的甜美

新疆大盘鸡美味可口

继续吃大盘鸡、大盘鱼和手抓羊肉

饭后大家还是禁不住冲动,想买一些葡萄干之类的特产。挑选了各种各样的葡萄干,打包通过快递直接寄回家。

离开了清凉的葡萄沟后,我们来到与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

坎儿井,就是“井穴”的意思,早在汉代就开始兴建,所以《史记》中早有记载,它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灌溉系统,在吐鲁番地区最普遍。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

坎儿井乐园下到井下后有专门的讲解员对坎儿井的历史和原理进行讲解。

因为井下光线不太好,照片效果都不太理想,所以贴出来的照片较少。

八月底的天气,在吐鲁番的正午仍然感到酷暑难当。我们在坎儿井景区外面买了2个哈密瓜,其味甜脆爽口,甚至甜得粘口,但是甜而不腻。

从坎儿井出来已经到了下午四点多钟,减去近2个小时的时差,其实时间尚早,陈师傅把我们带到了附近的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城址,位于吐鲁番市以西约13公里的亚尔乡。它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后来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朝末年,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是全中国唯一一处保存有汉代城市遗址的文物单位,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古代城市的仅有标本,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

这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它不是按兴建城池的常规用一砖一瓦垒建,而是用“减地留墙”的方法,从高耸的台地表面向下挖出来的。城内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场、藏兵壕、寺院佛龛中的泥菩萨都还可以找到。从空中俯视,交河故城像一片大柳叶。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吐鲁番之行最有价值的就是参观交河故城,但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匆匆忙忙在外面转了一圈,而不得已带着遗憾离开了。

(未完待续)

上期链接:

随访新疆马兰小镇(1)

长按







































北京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zx/26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