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无核白葡萄简介
吐鲁番无核白葡萄又名绿葡萄,古称免睛蒲桃。主产于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吐鲁番和托克逊县,伊犁、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地亦有。果实翠绿晶莹,甜而不腻,色、形、味俱美,素有“水晶葡萄”、“绿珍珠”之美称。果穗圆锥形,长27-31厘米,平均重克,最大果穗-克。果粒椭圆形,黄绿或绿白色,平均粒重1克,大者达1.8克,果皮薄,无核,果实紧密而脆,甘甜可口,是制干的理想品种,出干率23-25%。
新疆因为海拔高,阳光照射强,含糖量高,其中最佳品种无核白葡萄含糖量达20%~27%,无核白葡萄古波斯人称“苏丹”,中亚各国称“白色基什米什”,我国古代称“奇石蜜食”、“绿葡萄”、“兔睛”。
营养价值更高:新疆无核白葡萄,常年饱受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泉水哺育,内含黄酣类物质,可以保护心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特有的自黎芦醇化合物和晒元素,可以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并能抑制已恶变细胞扩散,具有较强的防癌抗癌功效。
百分百无农药:吐鲁番因降雨稀少,葡萄灌溉水源均系天山雪水经过坎儿井浇灌出来的,非常纯净,葡萄从小就开始生长在无工业、无重金属污染的火焰山脚下,在我们南方人的眼里,尤其是目前华东地区土壤水质污染的今天,那真是一块净地!
没有病虫害:吐鲁番因地垫低洼、降水少、气温高,其所种无核白绝无病虫害。
吐鲁番的葡萄沟、桃儿沟、沙河子、鲁克心、汗墩、园艺场等地为无核白葡萄的生产基地。其栽培方法主要是:对种条进行摧芽,以提高成活率;种2-3年生的大苗,以防当年生的苗成活率低,长势差,见果年限长;施足肥料,以羊粪最佳,每穴3至5公斤;搭好架,以利透气、透光,结果良好;重视浇水和冬季埋土防寒。无核白葡萄种植历史悠久,7早在公元3世纪南疆和田一带就广泛种植。魏文帝曹还(公元-年)在诏书中写道:“南方龙服;荔技;宁比西国蒲萄石密乎”。明代陈诚的《使西域记》中称:“柳城……广植蒲萄;有小葡萄甘甜无核。”近年又培育出大无核白葡萄和长粒无核白葡萄新品种,与普通无核白相比其果穗大1倍以上,粒重高3-4倍,制干率高2%,含糖量也高,且肉质脆,甜度适宜,不仅为制干良种,也为鲜食佳品。多食无核臼葡萄能治疗坏血病;增强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既可鲜食,还可制干,出干率高。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zx/1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