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文书是书法艺术之宝库

来到吐鲁番博物馆可以看到为数不少的出土文书,据馆员介绍和我后来查了有关资料才得知一二。从70年代末开始,由中国历史学家唐长孺、季羡林、冯其庸及研究敦煌吐鲁番文书的教授和专家谢辰生、荣新江、陈国灿、李肖等一批学者,针对吐鲁番出土文书进行研究并先后出版发行了《吐鲁番出土文书》(壹、贰、叁、肆)四册,《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上、下)两册,《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典籍》(上、下)两册。所刊登文书为年到近几年,在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和哈拉合平两地和交河故城及鄯善洋海墓地等多处,共发掘清理了晋到唐的墓葬四百余座,在所获大量珍贵文书的一部分,其中汉文文书居多。

一、吐鲁番文书历史

吐鲁番地区历史悠久,在距今约1.5万~2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交河故城所在地就有古人类活动。吐鲁番地区古为车师前部﹐西汉置戊己校尉﹐建高昌﹑交河诸壁﹑垒﹐开置屯田。

东晋成帝咸和二年()﹐前凉张骏于此建高昌郡﹐历经前秦﹑后凉﹑西凉﹑北凉﹐皆为凉州(或沙州)的属郡。年北魏灭北凉﹐北凉残部西迁高昌﹐年为柔然所灭﹐立阚氏为高昌王。嗣后﹐张﹑马﹑诸氏相继据此称王。唐贞观十四年()﹐太宗灭立国一百余年的氏﹐以其地置西州。9世纪中叶后﹐为回鹘所据。

吐鲁番文书主要为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原始资料。当地居民的葬俗﹐如墓内置衣物疏﹑明器、墓志﹐大体和内地相同。入葬时﹐又将足以显示死者生前地位的有关文书置于墓内﹐如因战功所得勋告﹐记录生前所作佛事的《功德疏》﹐各类契券﹑官府文书等。此外﹐还普遍利用废旧官﹑私文书之类“故纸”﹐以制作附葬的鞋靴﹑冠带之类。据吐鲁番出土文书记年,最早的是西晋泰始九年(),最晚的是唐大历十三年(),前后历时五百年。吐鲁番古墓葬区以及一些古城﹑洞窟遗址出土的纸质写本文书。主要是汉文﹐其次是古粟特﹑突厥﹑回鹘﹑吐蕃文等。大致属于东晋十六国到元代(4~14世纪)这一历史时期。

二、吐鲁番文书种类

吐鲁番文书可粗略分为公私文书﹑古籍﹑佛道教经卷等四大类﹕公文书有朝廷诏敕﹑律文﹑籍帐﹐各级军政机构的文牒数量更多﹔

私文书包括世俗及寺观所有的各类疏(衣物疏﹑功德疏之类)﹑契券(租佃﹑借贷﹑雇佣﹑质赁﹑买卖等)﹑遗嘱﹑辞﹑启﹑信牍等﹔

古籍有儒家经典﹑史书﹑诗文﹑启蒙读物﹑判集等﹔

宗教类有佛教经论﹐道教符箓﹑醮辞﹑经文﹐以及摩尼教﹑景教﹑祆教等宗教文书和属于高昌郡时期的文书。

从这些文书中﹐可以看到行之于内地的地方行政区划以及设官分职﹐军事编制﹐秀才﹑孝廉的选举﹐同样在高昌郡实行。赋役制度如北凉的计赀制度﹑各类徭役的征发﹐以及水利灌溉的重视与管理等方面﹐文书中也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三、吐鲁番文书书法艺术研究挖掘的意义

在吐鲁番大地上出土了许多文书,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同时,就中国书法历史同时期的演变也是一个重要的佐证。研究挖掘吐鲁番文书书法艺术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一是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自西汉以来,吐鲁番地区就一直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吐鲁番地区历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也是一个多宗教地区。从文书公文书中如:朝廷诏敕﹑律文﹑籍帐﹐各级军政机构的文牒及宗教类如:佛教经论﹐道教符箓﹑醮辞﹑经文﹐以及摩尼教﹑景教﹑祆教等这些文书中可以鲜活地再现。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作用。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通常说中华民族有年文明史。从出土文书多为汉文,可见汉字为主体文字,为我们今天学习、理解、传承汉字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三是书法艺术的源泉。吐鲁番文书于碑帖、摩崖石刻难以比拟是他为当时古人手迹真实再现。从文书不同的书者和不同的书体都流露着中国书法史演变与形成的气息和精神。是当今广大书法家研习书法艺术不竭源泉。四是对吐鲁番历史文化优势的有效挖掘。由于本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故文书能长期保存。从目前出土的文书数量吐鲁番是最多的,没有一个地方能与吐鲁番相比。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的文化产业。使文书的文物价值转化为商品价值,使躺在博物馆里的死文书变成鲜活的书法艺术呈现给全国乃至世界的书法爱好者们,为提升吐鲁番文化软实力再放光芒。

赞赏

长按







































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
白癜风治疗最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xw/3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