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有点意思,吐鲁番将增加4个有料的新
7月1日吐鲁番坎儿井文化传承区景区开始试营业,在未来的两个月,吐鲁番还将陆续迎来其它三个新景区(点):交河驿(坎儿井源)景区、环火焰山景区和火云谷景区的试营业,这意味着,今年,吐鲁番将增加4个新景区(点),在丰富吐鲁番已有旅游资源的同时,也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旅游体验,这是记者从7月15日吐鲁番旅行社线路产品奖励表彰会暨吐鲁番旅游新产品推介会(以下简称推介会)上得到的消息。
据了解,新景区(点)由杉杉旅游去年开始投资建设,除了坎儿井文化传承区景区已经试运营,交河驿(坎儿井源)景区和环火焰山景区计划于7月28日试营业,而火云谷景区的试营业时间,预计在8月份。
turpan
有意思的是,这4个景区(点)各有侧重,交河驿景区以古丝绸之路驿站文化为主打;环火焰山景区则以《西游记》故事为依托,把三借芭蕉扇的情节融入到景区设计中;新开发的火云谷景区,属于大峡谷丹霞风貌;而坎儿井文化传承区景区则打出红色旅游牌。
交河驿(坎儿井源)景区
用地面积亩,建筑总面积平方米,总投资1.75亿,主要有三大看点,交河驿、坎儿井源和世界大晾房。
驿站是我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长达多年。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朝时期在新疆就设有许多驿站。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马料收支账”记载显示,唐朝时期新疆的驿站有天山驿、神泉驿、达匪驿、银山驿等十多个,交河驿就是其中之一。
吐鲁番正在建设的交河驿,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驿站,而是由城门、憩所(游客服务中心)、观光烽燧、交河驿展陈艺术馆、马帮、驿丞宅、葡萄长廊等几部分组成。它以驿使传送公文的行程经历及所见为线索,把文书分发、驿站补给迎送等环节和沿线的地质景观串联起来,用声光电和全息投影技术,再现交河驿千年历史和新疆独特的人文风物。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将轮播唐帝国之交河驿宣传片片段,这段影片由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拍摄制作,通过全国首例影视实景结合的表现手法,再现大唐盛世之下的西域驿馆文化,如果想要了解历史上有关驿站文化的细节,这里是最好的学习之地。
坎儿井是吐鲁番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吐鲁番有专门的观光景点,像五道林坎儿井、五星乡坎儿井,都是参观坎儿井很好的去处。但是坎儿井源的参观方式有些特别,在这里,游客将从竖井通过观光电梯进入直径20米、深50米的庞大地下工程,然后进入地下暗渠,零距离接触壮观的坎儿井源伟大工程。这种“浸入式”的新奇参观方式,无疑将带来更震憾的体验。
坎儿井源里,有一个坎儿井源展陈艺术馆,还有一部名为《不可思议的水渠》动漫影片,都是为了使游客更直观、更形象、更深入地了解坎儿井文化。
相比起来,世界大晾房就显得没那么炫,20米高、60米长,面积达到.5平方米的庞大建筑,难免让人心怀敬畏。事实上,正如其名字所显示的那样,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晾房,这里也有世界上最大的晾房群。
在随便抖一抖都能掉下一段历史基因的吐鲁番,人文元素的丰富多彩是无需置疑的。即使是世界大晾房这样一座显得笨拙的建筑,也有意想不到的精巧呈现——这里有新疆唯一的花砖艺术体验馆。
环火焰山景区
以“火焰山”为载体,以“西游记”为依托,将“全景时尚”和“梦幻体验”作为核心,创新旅游体验模式,提升火焰山品牌价值。“梦幻”是环火焰山景区的气质,通过多种现代科技手法的组合应用,打造或魔幻、或唯美、或仙境的梦幻虚拟场景,完美呈现西游记中火焰山主题的内容。其中“梦幻隧道”委托国内最知名的娱乐体验供应商BETOP公司进行多媒体工程实施,聘请国际知名导演、设计师RichardLindsay(理查德.林赛)担任本项目设计。RichardLindsay(理查德.林赛)先生,曾担任温哥华冬奥会、北京奥运会、多哈亚运会的多媒体设计工作,他为本项目量身定制了他在中国的最新作品——西游梦幻隧道。隧道全长一公里,轨道车运行时间为十二分钟,可亲身进入故事情节之中,体验《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的精彩故事。
游客大厅作为起点,进入其中首先看到的是巨大的芭蕉扇雕塑,随后的售票大厅六根神柱上,是火焰山故事中的几位主要角色,齐天大圣孙悟空,天蓬元帅猪八戒,牛魔王、红孩儿、铁扇公主,以及玉面狐狸。更向里深入,水帘洞、南天门、星空隧道逐等景观一浮现。
接下来到达火焰山景区第二部分梦幻隧道,隧道内双侧的逼真墙绘让游客体验前所未有在火焰山内部的感受。隧道内,各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铁扇公主、牛魔王、玉面狐狸、土地公公、灵吉菩萨、孙悟空师徒四人等一个个跃然眼前。隧道其中三接芭蕉扇的故事也将逐一呈现,逼真的人物墙绘及影像配合着声光,将游客带入到震撼的情景当中。
第三部分则由龙宫神泉组成,从龙头到龙宫大厅再到龙尾总长.4米,宽4米,空间净高4.8米。龙宫内为增强体验感,室内光度要求暗环境,布局采用礁石进行分割。龙宫在西游记中也是一个常提及的地方,龙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属于四灵之一。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地方上以海洋领域为区分。此间龙王,却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乃是玉帝派来镇守火焰山“零海拔”纪念碑的。
火云谷景区
位于吐鲁番高铁北站北侧18公里的东天山浅山褶皱缓坡地带,是疆内最具特色的一处丹霞地貌自然景观,放眼望去,山谷赤壁丹霞、刀锋林立、千沟万壑、怪峡险沟,地貌造型奇特,变化万千,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刀为吐鲁番造就的一处丹霞世界。
丹霞是地理学上很重要的名词。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坎儿井文化传承景区
包括林公驿井和坎儿井人家两个景区。
林公驿井主要包括峰火台遗址、林则徐纪念馆和遗井谜源三部分。坎儿井号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在林则徐、左宗棠的推动下,坎儿井规模空前发展,达到了历史鼎盛时期,林公驿井展示了坎儿井文化的博大精深又突现了林则徐、左宗棠的丰功伟绩。
古老烽燧曾是林则徐亲自督导坎儿井挖掘的指挥部与瞭望台,如今修复后的烽燧,就好比林则徐当年伟岸的身躯屹立在新疆隔壁。
登台瞭望,那一道道、一排排土堆似的坎儿井口就像是无数个UFO错落有致的降落在地球上,仿佛如时光隧道穿越到那挖井引水的壮观场景。
前人植树,后人乘凉,林则徐曾先后四次到吐鲁番,大力提倡推广坎儿井,新挖坎儿井多道,对地方水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百姓尊称为“林公”。
坎儿井人家主要包括巴扎、邓公观井、葡萄文化园、将军林、五道林纪念展厅、艾尼的家和特色歌舞宴。不仅有红色文化教育内涵,而且充分展示了地方民风习俗和瓜果飘香下现代幸福生活场景。
坎儿井人家完全是展示吐鲁番地方特色的一处景区,离市区仅十公里,一条旅游专线(林公驿道)直达景区,周边葡萄藤下已缀满了晶莹剔透的葡萄,杨树、杏树、桑树粗壮高大,婉如热带雨林一般,坎儿井水蜿蜒串行,村落祥和宁静,可以说集天时地利人和。
打井吃水,已是曾经的记忆,辘轳井百转千回讲述的是岁月的沧桑和生活沉淀的故事。坎儿井人家前院里完全是一幅清新的怀旧风貌。
院内一口曾经邓小平年视察的坎儿井,而今井内依然潺潺流水,清澈透明,冰凉可口,继续哺育着生灵万物,那竖井、横渠、涝坝结构一览无余,顿感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创造的伟大奇迹让人感叹。
坎儿井人家院落小景,完全融合于原生态,静谧中透着祥和。
“吐鲁番葡萄的熟了,阿娜尔汗的心儿醉了”,葡萄是吐鲁番的另一张名片,在历史的年轮下,智慧的人民用坎儿井水孕育出了上百个品种不一的葡萄而享誉全世界。漫步葡萄文化长廊,就是了解一个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仿佛就是一段美好的故事。
艾尼,即富有的意思,艾尼家即有良田百亩、林木数顷,还有和谐社会主义美好生活气息,我们又称为“爱你”的家。
艾尼家的五道林红色展厅从“生命之源”、“滋润心田”、“水运人家”、“瓜果这乡”四个方面介绍了红色五道林由来,介绍了坎儿井的作用、介绍了淳朴百姓的民风习俗和吐鲁番独有的特色瓜果美食。
艾尼家宴完全提供的是代表吐鲁番特色的民间饮食:豆豆拌面、抓饭、大盘鸡、凉粉、各种小菜、馓子、干果;烤羊肉串、烤全羊,以及各种时令水果。艾尼家宴更少不了让人愉悦的歌舞表演了,一曲纳孜库姆将你完全的融入到百姓的幸福生活中,让游客在旅途中充满轻松、欢快、喜悦。
乌鲁木齐晚报《旅游周刊》读者互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ms/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