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智库
全文共81个字阅读大约需要2分钟
高昌故城吐鲁番古称“高昌”,据说是因其“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汉朝时,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从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这里曾先后出现过四个独立的高昌国,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唐朝初年,唐太宗派军攻灭高昌国,在此设立西州,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
高昌故城最初是汉朝戊己校尉的治所“高昌壁”,后来则是高昌王国的都城和大唐西州府治。故城遗址位于吐鲁番以东45公里处的火焰山南麓,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布局可以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总面积约公顷。
高昌故城遗址
高昌故城北面的茫茫戈壁是当年高昌城中居民的墓地。本世纪初以来,在这里发掘清理墓葬五百多座,出土文书、丝毛棉麻织物、墓志、钱币、泥塑木雕俑、陶木器皿、绘画、农作物、瓜果食品等各种历史文物,数以万计。
交河故城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湖乡,因河水分流交绕城下,故称交河,最早是西域6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车师前国灭亡后直至唐初,交河一直是历代高昌王国辖下的交河郡治。唐太宗派兵灭高昌王国后,在此设交河县,并于年在交河故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交河城成为了唐朝统治西域的政治中心。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整个城市建于两条河交汇处0米高的黄土台上,呈两端窄中间宽的柳叶形,长约米,中间最宽处约00米。城内建筑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则与唐代长安城相仿。
交河故城
火焰山与千佛洞在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坐落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岭,整个山体寸草不生,呈赤褐色。每当盛夏烈日当空之时,山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远望如同烈焰熊熊,火舌撩天,因此得名火焰山。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70度以上。
火焰山
吐鲁番早在唐代时便已是佛教兴盛之地,在市区东北40公里的火焰山峡谷中,有一处著名的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它曾经是高昌回鹘王国的王家寺院,是吐鲁番石窟中现存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
编辑:藏羚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