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之一吐鲁番
一、本次旅行的特点:
1、时间长,计划40天(但实际上只用了20天左右)。2、所要去的地方气候差异大,有近四千米的高山冰川区,有接近海平面的盆地区,有沙漠、戈壁、草原、湖泊、峡谷。3,路况复杂,新疆每个景点之间的距离比较大,高速路,省道、国道要随时切换。沙漠公路、隔壁公路、有可能有山体塌方的公路、有冻土层的公路。加上我们打算穿越最美公路之一的"独库公路"所以路况又会复杂许多。4,司机和乘客岁数比较大,我们两加起来都过岁了,真可谓一对老年人独车游新疆。5,司机少,老司机只有一个。6,乘客事儿多,物品爱用一个牌子,委屈一点不能受,身体状况差,随时会出现什么毛病。7,旅游所到之处少数民族聚居区,语言、习俗、信仰、习惯等文化差异大。8、所到之处不太稳定。
二、所带物品。
衣服: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带了。舒适的坐车服、睡衣、拍照的美衣带了个齐全。
食物:防困神器"老闫家南瓜子";我的防困瓜子"恰恰小而香西瓜籽"。提神绿茶,情调咖啡,早餐麦片和奶粉,防止无人区食物饼干火腿和方便面,八宝粥,乘客专用的"爱心干炉"这个干炉是不变质"干货,"百香居"辣酱。大米和绿豆,几天不喝粥的我会没情绪旅游的,所以走哪都要带粥料。棒棒糖,老司机的防困小食品。口香糖,因为家里有就带上了。矿泉水一箱,当然了,路上要不断补充冻水。脉动若干瓶,喝了脉动提精神。稻香村绿豆糕,用来冲绿豆糊糊喝。乡巴佬卤蛋,偶尔补充一下营养。
日常用品:防晒霜、睡眠面膜、湿纸巾、抽纸、面巾纸、药品多种、蚊不叮、止痒草药膏、橄榄油(防止嘴干裂抹)洗衣液、指甲刀、剪子、水果刀、削皮刀、牙签、棉签、针线、干发巾、浴巾、电吹风、马桶垫、暖水瓶、保温杯、吸管杯、养生煮粥糊,焖烧桶,车载冰箱,强光手电筒、单反相机、三个镜头、大疆无人机MAVIC、电脑、平板、锡纸泡沫车窗隔热挡六块(超级好用,几乎五块一直可以用,前挡风创意一下也可在迎光时用,车里再也没有了辐射的感觉),手机(准备4G的流量),手机充电器。
备用品:帐篷(累了可以随时打开小憩一会儿)睡袋(住蒙古包、小木屋都可以使用,避免用他们的卧具)帐篷灯、安全报警器、能装20斤水桶的水桶,机油、拖车绳、气泵、启动电源、电源逆变器、洗车工具……
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信用卡,足够的现金。
丰衣足食,我们踏踏实实的出发。
这个是原来计划走的路线,由于时间比较充裕,在叶城临时决定再走西藏。所以来新疆是策划已久的,而去西藏而是偶然成行的。第一站到吐鲁番,吐鲁番的葡萄文化街,这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葡萄树,葡萄的树干比胳膊都粗,至少要生长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看到这种景象又走不动路了,别错过这美好的景色……既是司机,又是摄影师……很难伺候的美女……照相要把人照漂亮了……这个差事有点难度??吐鲁番,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新疆中东部,天山东部山间盆地,又称“火洲”,东临哈密,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和硕、尉犁、若羌县毗连,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萨尔、木垒县相接,是中国内地连接中国新疆、中亚地区及南北疆的交通枢纽。 吐鲁番市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盆地西起阿拉山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东西长公里;北部为博格达山山麓;南抵库鲁塔格山,南北宽约75公里。中部有火焰山和博尔托乌拉山余脉横穿境内,把本地区分成南、北两半。盆底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米,是我国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仅次于低于海平面米的约旦死海,为世界第二低地。火焰山 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其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来这里一定要摸一摸牛魔王的牛鼻子还有铁扇公主的……你懂的……与斗战胜佛来个合影,神似……我的防晒神器,回头率百分之百。被晒得干裂的土地,当时的地面温度50多度,还算比较低的。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七八十度。交河古城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14世纪蒙古贵族海都等叛军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先后攻破高昌,交河。同时蒙古统治者还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下,交河终于走完了它生命的历程。 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3公里的一座岛形台地上。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最早是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交河城址,位于吐鲁番市以西约13公里的亚尔乡,吐鲁番市西郊10公里牙尔乃孜沟两条河交汇处30米高的黄土台上,长约米,两端窄,中间最宽处约米,呈柳叶形半岛。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是该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吐鲁番的干旱少雨,使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建筑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则与唐代长安城相仿。城内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场、藏兵壕、寺院佛龛中的泥菩萨都还可以找到。寺院占地平方米,有汲水井一口。佛塔群有佛塔座。从空中俯视,交河故城像一片大柳叶。
新疆有很多古城,这个比较有代表性,看过了,这个其他的一般就可以不去了。这里的建筑没有一砖一瓦,或者土坯建造,完全是在山上用开凿的方式挖出来的。黑衣女侠,我还以为是佐罗呢……这个五四青年看起来有点儿酷交河古城实质上是在两条河流之间的一个高地上,然后用开凿的方式造出来的城市,很是壮观。坎儿井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多条,全长约公里。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葡萄沟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人口人。沟内有布依鲁克河流过,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鲁番市的旅游胜地。年5月8日,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葡萄沟里面新疆舞演出刚摘下来的葡萄很便宜,十块钱六斤。葡萄虽然很小,但是很甜,皮很薄,可以连皮一起吃。大盘斗鸡(事实上就是大公鸡),非要在这里尝一尝,说这里最正宗。晚霞晚霞映照下的牧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ly/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