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地名故事,彰显地名文化吐鲁番市完

地名是基础地理信息,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吐鲁番市在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普查力量薄弱等困难,圆满高效地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基础上,又完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一定研究难度的地名故事调研和重点地名的考证工作,撰写了系列地名考证20余万字的《吐鲁番市地名故事集》,成为新疆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标准化工作的示范之一。

吐鲁番市总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辖高昌区、鄯善县、托克逊县。总人口65.31万人,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51.46万人,占78.8%。此次地名普查共计普查地名条,较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新增地名条。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吐鲁番就有了人类活动。两汉以来,长期是中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之一。它是华夏灿烂文化的活化石,西域“丝绸之路”中精妙绝伦的历史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生产的乐园。这里奇异、富饶而独特的环境,铸造了有别于地球他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年,吐鲁番市交河故城、高昌故城作为丝绸之路上两处重要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成为自治区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地。年3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吐鲁番地区撤地设市,吐鲁番市也成为继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后新疆第三个地级市。

一个地名,就是一种文化;一个地名,就是一段流传千年的故事。地名文化是地名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普查是肤浅的普查。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中,吐鲁番市坚持把地名文化挖掘融于普查各环节。在地名普查的资料收集阶段,注重将反应各区县历史变迁、人民生产生活、旅游风景名胜推介等方面的文史书籍资料收集起来,为地名考证、地名文化内涵挖掘提供最广泛的原始资料;在地名普查的外业调查阶段,本着“宁多勿少、不错不漏”的原则,着重审核“地名来历、地名含义、历史沿革及资料来源及出处”等项目的填写,尽最大努力填准、填全地名的各项属性信息,同时呈现出地名的文化内涵;在地名普查的标准化处理阶段,坚持考证历史古籍和专家评审、民间口碑相结合,在多方查证、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审音定字,全力传播吐鲁番地名文化内涵。经过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摸清了吐鲁番的地名家底,基本掌握了地名形成的脉络,对地名文化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挖掘,更深切地感受到地名承载着吐鲁番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历史,《吐鲁番地名故事集》将在年修缮完成出版,对挖掘吐鲁番地名内涵,提升吐鲁番地名文化的魅力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乘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东风,吐鲁番市用地名装点祖国河山、用地名文化凝聚各族人民向心力,充分发挥在地名考证和地名挖掘中的引领作用,弘扬其优秀地名文化,讲好其地名故事。

         (新疆地名标准化中心) 

网址:







































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招聘SEM(竞价)总监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ly/110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