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巡礼在天山南北播撒法治的种
在天山南北播撒法治的种子
——新疆“七五”普法成果巡礼④
在新疆,无论是社区广场,还是乡村集市,亦或是城市公园,随处可见法治元素。各地“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活跃其中,他们将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保障。“七五”普法以来,全疆各地坚持形式创新、内容实用、服务专业、宣传到位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声势、有影响、有效果的法治宣传活动,为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图本报首席记者张蕾通讯员许旺
形式多样效果好
“各位村民,给大家提个醒,借条要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身份证号、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年3月15日,升旗仪式结束后,青河县阿格达拉镇新牧社区法律顾问开始为村民进行法治宣讲。这是新疆各地基层乡村(社区)每周一“国旗下的宣讲”中最常见的一幕。
“七五”普法以来,“国旗下的宣讲”“阿肯弹唱队”“马背宣讲队”“毡房调解室”等一批接地气的法治宣传品牌广受群众赞誉。
青河县组建了12支“阿肯弹唱队”,借助该县各乡(镇)文艺演出平台,用“草根语言”唱响法治文化。近年来,“阿肯弹唱队”共演唱余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10万余份,解答群众咨询余人次。
温泉县结合牧场偏远、冬季漫长、牧民居住分散的特点,成立“马背宣传队”,服务“最远一家人”。该县通过走牧场、进毡房、集中培训、一对一讲解等形式,将酒驾、家暴等要负的法律责任转化为“喝酒开车惹事情、打了老婆进法庭”等简单易懂的宣传语,引导牧民遵纪守法,用法律武器维权。
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调解委员会驻永丰渠人民法庭打造的“毡房调解室”,每年调解案件超过件。
进村入户润人心
近日,精河县人民法院在该县茫丁乡巴西庄子村村委会开展“村民说事日”活动,村民可现场反映近期发现的问题。
当日,村干部收集群众诉求,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征求村民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
“七五”普法以来,新疆各地将法治教育与“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和“访惠聚”驻村干部入户走访相结合,变“结亲周”为“普法周”,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及相关法律法规送到千家万户。同时,加强特殊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各地将法治教育与法律服务结合起来,把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为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根据《关于在全疆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采取“定期坐诊”、“按需出诊”等方式,将法律服务平台前移至村(社区),实现新疆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
阿克苏地区统一制定了全年村法律顾问宣讲计划,实行“一月讲一法”;昌吉回族自治州通过 “天上不会掉馅饼!”年3月初,博乐市各乡镇司法所联合派出所,利用集市日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巡回宣传。宣讲人员结合近年来非法集资典型案例,披露非法集资犯罪主体的经营真相,揭示非法集资犯罪的伎俩,引导群众正确认识非法集资的本质特征、风险和危害。
“七五”普法以来,新疆各地精准施策,不断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和人民调解制度,积极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确保村级治理依法依规。
新疆各地加强以案释法宣传队伍的建设,建立起以部门专业力量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骨干队伍,广泛吸纳公、检、法和执法部门专业人员,将执法、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融入法治讲座、报告会和“法治进乡村”活中。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专门成立以案释法“去极端化”宣讲队,定期或不定期赴各联系乡(镇)村、社区、街道、学校等,开展法治宣讲。据了解,近两年来,新疆各级法院累计开展宣讲千余场次。
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与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近3年来,巡讲覆盖新疆14个地州市,开展83次讲座,受教育师生、家长5万余人次。
全方位立体化传播法治好声音
——新疆“七五”普法成果巡礼⑤
年3月3日,新疆井然律师事务所律师海瑞值守乌鲁木齐市融媒晚报法律热线,为市民答疑解惑。当日,海瑞对记者说:“两个小时的值守,先后接听10名听众的电话,解答了‘拖欠劳务工资’‘购房不按合同约定交付地下室’‘欠款不还’等12个问题。”
“七五”普法以来,新疆认真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关于“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平台,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的部署要求,面对新媒体时代空前开放、高度透明的舆论环境和信息传播以及公众参与方式的深刻变化,各地各部门(单位)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普法模式的新格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司法局与乌鲁木齐融媒晚报社合作,开设值守法律热线,为市民答疑解惑。
“七五”普法以来,乌鲁木齐市司法局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使普法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带动群众,逐渐形成信仰、尊崇法律的良好氛围。该局在乌鲁木齐市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开设“法治首府”“法眼看天下”等栏目,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从单向输出转为双向互动,五年来,通过各类主流媒体共开展法治宣传余次。
新疆新河律师事务所王志远、马志福等律师,每周通过新疆广播电视台“新疆先锋”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为法律援助公益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新疆井然律师事务所的多位律师加入“自治区青少年法律、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年2月11日,和田地区律师协会副会长、新疆专才律师事务所主任米日班·卡地日借助和田人民广播电台“有请律师”普法栏目,就大家关心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和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中的焦点问题,结合真实案例进行普法宣传。
据统计,近年来,新疆司法厅、新疆广播电视台和自治区落实普法责任制成员单位连续8年联办播出期“法律与你同行”(维吾尔语)广播直播节目。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各语种《今日聚焦》《法治进行时》《说法》等推出“用法治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等特别节目,制作“故意隐瞒就是犯罪”“拒绝野味保护野生动物”等公益广告,新疆各级播出机构高频次播出。新疆新闻在线网、丝路视听网在网站显著位置开设“法治新疆”专栏,刊发《战“疫”时期你必须知道的法律责任和义务》《量一量我们和野生动物的安全距离》《严惩涉疫诈骗形成有力震慑》等稿件。此外,新疆还结合“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行动,在全媒体平台24小时不间断发布及时、立体、全面的疫情信息共计2万余条,总阅读量超1亿,总点赞量超万,覆盖全疆近50万用户。
媒体融合“指尖”普法
“雇保姆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你确定全部都懂么?”近年来,阿勒泰市司法局通过该局 “七五”普法以来,新疆各部门(单位)依托 从年5月开始,新疆利用“法治新疆” 年7月10日,新疆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疆委员会办公室、自治区司法厅线上举办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普法作品颁奖仪式。据悉,“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普法作品征集活动是新疆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立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推动新疆网络空间普法工作,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开展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活动历时3个月,共收到各类普法作品余部。其中,吐鲁番市特殊教育学校制作的《网络安全小剧场》,通过手语表达法律知识;和田地区皮山县公安局制作的《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沙画宣传片》,以沙画的形式宣传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性。
报网合一精准普法
“七五”普法以来,新疆日报在报、刊、网、端等载体设“民主法治”专版,策划“我与法同行”“以案说法”“法治聚焦”“民主在线”栏目,并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依法治疆的基层实践》等相关稿件;新媒体在首页头条、要闻区等长期开设《治国理政》《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栏目,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法治思想。
多年来,新疆日报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自治区“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等,推出“尊宪守宪用宪护宪学习宣传宪法弘扬法治精神”“清网在行动”“宪法进网络”“网信普法进网站”等专题,在集团所属“两微一端”及时转载《人民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法制报》相关稿件,及时发布法治新闻、图片、视频、音频以及H5等产品,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自年开始,新疆日报认真落实“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要求,积极发挥新闻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以视频、图文等形式,大力推送宪法法律宣传和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发布《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公布疫情防控期间查办的第三批典型案例》《乌鲁木齐查获一起路边兜售假冒3M口罩案例》《伊犁一家医药公司哄抬物价被罚百万吊销执照》等,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五年来,新疆日报结合每年宪法法律宣传月,以及“3·15”“4·15”“5·12”“6·26”“11·9”“12·2”“12·4”等宣传日,适时推出自采稿件,通过悬挂横幅、LED电子屏等,宣传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禁毒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新疆法制报》《法治人生》杂志等行业媒体,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常态化开设“法律服务”“法案·专题”“拉理说法”“以案说法”“派出所的故事”等专版专栏,用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法治故事,传播法治理念。
以案释法说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新疆“七五”普法成果巡礼⑥
“七五”普法以来,自治区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和法治新疆建设总要求,以满足全疆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了“以案释法”工作制度,自治区各级政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法律服务单位发挥职业优势和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通过“说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普法教育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在全社会营造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明显增强,社会知晓率和满意率明显提升。
□文/图本报首席记者张蕾通讯员许旺
面对面普法宣传“零距离”
“婚礼上不让跳舞,葬礼上不让哭泣,这是多么荒唐!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头脑清醒,坚决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侵蚀,坚决与一切恐怖主义行径作斗争!”年9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幸福路片区管委会四道巷社区,青年普法志愿者、新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艾尔肯·沙木沙克给社区干部和居民上了一堂题为“以社会主义法治为引领深入开展反恐维稳斗争”的法治讲座。
当天,新疆法学会、自治区司法厅、自治区团委联合开展了新疆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志愿者来到乌市天山区幸福路片区管委会、沙依巴克区炉院街片区管委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自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启动以来,新疆法学会、自治区司法厅、自治区团委成立自治区青年普法志愿者讲师团,先后赴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开展专场基层行活动。
在喀什市步行街举行的专场基层行活动中,喀什市民买尔旦江·库尔班说:“听了宣讲,我学到了好多法律知识,我要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在阿克苏、巴州的3个街道、6个乡镇开展普法宣讲时,普法志愿者以“公民如何做一个忠诚爱国者”为主题,从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开展主题宣讲,教育引导大家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名有梦想、有信念、有担当的公民。
各地还发挥专业律师团队力量,通过解析真实案例、解答群众提问等方式,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对面和大家进行深入交流,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行使公民权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
一对一提升法治宣传实效
年3月20日,博乐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来到博乐市第九中学,为多名学生上了一堂以“未检护航成长远离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法治课。检察官通过PPT及动画短片,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发育程度,结合本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数据,有针对性地讲解了五类校园欺凌可能产生的典型犯罪,告诉同学们如何加强自我保护、防范不良行为以及犯罪行为的发生。
博乐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原景说:“检察官为学生们提供了一顿‘法治大餐’,老师和学生们都受益匪浅,今后我们将定期到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年8月,我区印发《关于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的意见》,要求全疆各政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法律服务单位建立以案释法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以案释法活动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
5年来,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政执法和司法行政部门建立以案释法汇编发布制度,精心筛选、汇编具有重大典型教育意义、社会 截至目前,新疆各地均组建了普法志愿者队伍,他们进社区宣传法律知识,现场解答群众的法律疑问,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法律问题。
年10月30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邀请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室、自治区水利厅30余名国家工作人员旁听了一起公开开庭审理的行政案件,以旁听形式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法治教育。
当天审理的是一起土地行政行为及行政赔偿纠纷上诉案。在审判长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了充分的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经过两个小时的庭审,合议庭决定择期宣判。庭审结束后,参加旁听的国家工作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庭审严格按照程序依法进行,充分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实打实打造“以案释法”品牌
目前,自治区各地通过“以案释法”活动实践,助推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自治区开展“以案释法”法治宣讲20多万场次,法律服务13万场次,青少年“模拟法庭”6万场次,发放普法材料多万份,普法受众达多万人次。
自构建“以案释法”机制以来,自治区各地各部门(单位)普法志愿者开展“一堂法治讲座”“一场普法宣传”“一场模拟法庭”“一次法律服务”活动,提高了基层群众的法治素养,满足了群众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
自治区法治宣传教育以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主线,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施行自治区级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制定重点法律法规宣传计划,加强法治宣传事前提示、事中参与、事后通报,推动普法职责和任务落细落实落具体。
5年来,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行政复议人员、律师等全面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在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中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全过程。
自治区检察院全面推行法律文书说理机制,在办案过程中,注重法律文书对司法办案行为和作出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法律、事由进行分析论证和解释说明,对影响诉讼参与人切身利益,以及检察机关作出的终局性或者否定性处理决定作出全面、准确、清晰、规范的说理,使司法公正以看得见的形式温情传播。以检务公开推动普法宣传,年以来,三级检察机关联动开展4次检察开放日活动,名各界人士走进检察机关参观。推进“”一站式检察服务大厅建设,推进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等新兴载体的运用,稳妥推进案件信息公开,按季度公布检察业务数据,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全面、便捷的服务。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各级基层农业综合执法力量,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农资打假“春雷行动”,联合当地市场监管等部门,通过“点对点、面对面”以案释法的方式,对农资经营管理人员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培训,提高其法治观念,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加大以案释法宣传力度,制定并落实《关于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通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网站建立“曝光台”“政民互动”等专栏,公示执法信息,提高广大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建立案例库曝光典型案例,加强对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发布工作,建立违法典型案例资料库,目前,收集违反互联网法律法规案例余个。为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规范、预防与教育功能,结合网信办职能优势,建立典型案例发布制度,定期在疆内全网、全平台曝光传播违法信息的典型案例。
法律服务“沉”下去便民助企“实”起来
——新疆“七五”普法成果巡礼⑦
自“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自治区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重点任务以及重要时段和节点,集中开展基层群众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脱贫攻坚中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更好地服务自治区党委中心工作部署,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常态化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实践活动,为新疆全面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文/图本报首席记者张蕾通讯员许旺
法律宣传“活起来”“各位乡亲,欢迎大家来咨询各类法律问题。”近日,在拜城县拜城镇热斯坦社区夜市,拜城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热斯坦社区民警艾则孜·阿西木和同事为逛夜市的群众“送法”。
艾则孜和同事在执勤时,总会带上有关党的方针政策、公安户籍业务、禁毒防毒常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资料,给群众普法。
艾则孜说:“我们以这种方式宣传安全防范知识,接受群众咨询,现场办理公安业务等,让大家在逛夜市的同时,也把安全带回家。”
“七五”普法以来,自治区在普法内容方面,围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进行集中宣传;在普法方式方面,宣讲团现场普法、新媒体线上普法等方式齐头并进;在普法对象方面,坚持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青少年和基层群众重点对象;在普法责任方面,建立“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普法清单制度……普法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民法治观念日益增强。
“未成年人网络打赏,能要求主播返还吗?”“孩子可以不随父母姓吗?”年12月30日,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人民检察院开展的“民法典进校园”系列活动中,该院检察官从学生们热议的问题入手,带领他们在民法典中寻找答案。该院还以“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主题,依托“空中课堂”、校园广播等平台,为辖区5万余名师生上法治公开课。
民法典是“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重点,自治区自上而下高位推动其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网络、进公共场所。同时,在“八五”普法中促进民法典普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切实推进民法典实施。
年6月,和静县人民法院巴音布鲁克法庭法官走进巴音布鲁克镇巴西里格村的农民夜校,结合民间借贷案例,专题讲授民法典合同编。
青河县萨尔托海乡萨尔喀仁村把民法典亮点“画”上墙,受到村民欢迎。“我不认字,看图学法很方便。”65岁的村民马胡扎·纳再特汗说。
……
“七五”普法以来,自治区各地各部门多种形式推动宪法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让法律宣传“活起来”“落下去”,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逐步形成。
服务“三大攻坚战”辗转多地,索薪未果……几年来,农民工谭某、蓝某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
年,谭某、蓝某到路某承包的某绿化工程提供劳务。双方口头约定了劳动内容、劳动报酬等事项,两人依约提供了劳务。后路某的工程未达到验收合格标准,路某以政府不予结算工程款为由拒绝支付两人工资1.8万元。
年1月13日,温泉县法律援助中心接到谭某、蓝某的法律援助申请,认为两人情况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当天指派温泉县博格达尔镇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者承办此案。同年4月20日,该案开庭审理,经法官调解,路某同意向谭某、蓝某一次性支付拖欠工资及交通伙食费用共计1.9万元。
这一案例是自治区开展“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区各地各部门(单位)发挥职能作用服务“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
自治区检察机关把防范金融风险、经济风险、债务风险作为重点,开展重大社会风险防范化解专项行动,依法惩治经济、金融领域中的犯罪活动,年1月-6月,自治区检察机关批捕金融领域各类刑事犯罪案件51件81人,起诉33件85人;在服务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严惩扶贫领域违法犯罪活动,保证扶贫领域人清款清;在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一方面通过刑事手段履行批捕、起诉职能,查处和办理损害生态环境方面的犯罪,另一方面,通过民事手段做好公益诉讼工作,做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统一。
年10月27日,新疆“三大攻坚战”律师法律服务团成立。律师法律服务团重点 “七五”普法以来,自治区以“法律服务+法治保障”为依托,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常态化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实践活动。
去年以来,阿勒泰地区政法部门聚合力,通过律师为企业“法治体检”、法官送法进企业、检察院设立民营企业服务窗口等载体,为企业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日,阿勒泰地区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法律服务团成员新疆振鑫律师事务所律师樊会选告诉记者:“我们在服务企业时发现,很多企业都有用工难问题,有的工人签完用工合同,领一个月工资就不干了。这种情况,企业如何维权?从去年开始,我们对阿勒泰市部分中小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帮助民营企业建章立制、审查各类合同文本、完善治理机构等,促进民营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阿勒泰地区司法局律师管理科科长谢民说:“年,针对企业多发的合同违约、债权债务等问题,律师法律服务团成员提出27条意见建议,增强了企业解决矛盾纠纷的前瞻性。”
“七五”普法以来,新疆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以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为载体,由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仲裁委员会、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调解组织等各专业法律服务机构组成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构建全领域多层次普法格局
——新疆“七五”普法成果巡礼⑧
3月初,看完反恐维稳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展板后,博乐市小营盘镇居民王涛说:“我要把学到的法律知识讲给家人,共同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和反恐维稳意识,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七五”普法以来,新疆始终坚持聚焦总目标、落实总目标,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开展工作,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坚持把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服务总目标普法行”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及“与法同行”宣讲活动,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反恐维稳、民族宗教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为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夯实了依法治疆的根基。
文/图本报首席记者张蕾通讯员许旺
基层宣讲接地气
近日,在托克逊县托克逊镇法治公园,该镇司法所所长再娜提古丽·阿不来为各族群众宣传宪法。活动中,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宪法知识有奖问答,辖区干部、居民和第一小学的学生积极抢答,参与热情高涨。在宣讲的同时,司法所工作人员面对面解答各族群众的法律咨询。
此次法治宣传,增进了辖区干部、群众和学生对宪法的了解,进一步提高群众学法用法和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增强了辖区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取得良好效果。
“民法典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日常遇到的糟心事它管不管……”连日来,塔城市齐巴尔吉迭新区皇工社区的民法典讲座内容生动精彩。
塔城市人民法院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发挥专业优势,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zx/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