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熟的两种读音
最近,有朋友提议我们探讨一下“熟”这个字的两种读音。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这个字确实存在“文白异读”现象,即熟(shú)和熟(shóu)两个读音在意义上并无区别。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个读音,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单音词与复音词:熟(shú)在复音词和成语中更为常见,如“这条路,我太熟悉了”、“熟人”、“熟练”等。而熟(shóu)则多用于单音词,如日常口语中的“这条路,我太熟了”。
2.书面语与口语:熟(shú)更多地用于书面语,在朗读文稿时,即使单用也常读为“shú”,如新闻中的“稻谷熟了”。相比之下,熟(shóu)则更多地用于口语,如购买水果时的询问:“这西瓜熟了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葡萄熟了”这个短语在书面语和口语中也有所不同。在播报新闻或读诗歌散文时,更倾向于读为“葡萄熟(shú)了”,以符合书面语的语感。然而,在听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时,我们会发现原唱罗天婵以及歌唱家关牧村、廖昌永都唱的是“吐鲁番的葡萄熟(shóu)了”,这似乎更符合口语的习惯,也更加亲切和“接地气”。
综上所述,虽然“熟”的两个读音在意义上并无区别,但我们在实际使用中仍需根据语境和习惯进行适当选择。同时,《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权威的汉语词典,其关于“熟”的词语和例句都集中在“熟(shú)”的条目下,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而“熟(shóu)”这个条目,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未提供具体示例。其解释仅为简单的几个字:“口语中,‘熟(shóu)’与‘熟(shú)’意义相同。”这恰恰反映出“熟(shóu)”与“熟(shú)”这两个读音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互替代性,使得字典编辑在通过不同词语来区分它们时面临挑战。在实际运用中,选择读作熟(shú)还是熟(shóu),更多地取决于口语或书面语的语感和语境。当然,个人的使用习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音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口语和书面语的界限逐渐模糊,“文白异读”现象的区分也变得愈发困难。以往,“文白异读”主要指的是口语和书面语采用不同的读音,这种差异相对容易辨识。然而,如今许多原本的书面语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日益增高。例如,“密钥”一词,原本是密码学术语的书面语,其文读为mìyuè。但近些年来,随着这个词在生活中的频繁使用和广泛接触,许多人逐渐习惯将其读作mìyào。这种现象表明,“密钥”一词现在存在两种读音,且两种读音都被广泛接受。“钥”字在口语中的读音由“yuè”变为“yào”,这正是一个典型的“文白异读”现象的例子。这种变化表明,随着“钥匙”这一书面语在口语中的广泛使用,其读音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同样,近期台湾香蕉事件引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zx/1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