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四大文化体系交汇最深的地方
吐鲁番的深度
吐鲁番久负盛名,盛到能在国际上形成一门显学——吐鲁番学。据说,上世纪曾有一位国际友人问过:是新疆在吐鲁番,还是吐鲁番在新疆?吐鲁番见过大世面,却始终低调,多少年来一直素颜面对国内外来客,热情有度,深沉自如。这种名望,这种深沉,都源自吐鲁番的深度。
自然深度盆地效应在新疆,曾流行过一个特有语句,叫“吐鲁番水平”。大凡了解地理知识的人,都明白这是“水平很低”的意思。原来,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地方。天性幽默的新疆人,把这一地理特征变成一个新词,让所有人“过耳难忘”,记住了吐鲁番。
海拔低,这是大自然的造化,换个思维方式,恰恰代表一种深度。
深度使吐鲁番拥有了盆地效应,天山融雪成为第一个识时务者,把吐鲁番盆地作为归宿。古人趋利避害,巧夺天工,营造出坎儿井,让吐鲁番享用生命之水。经过一代一代的修建、维护,截至上个世纪,吐鲁番坎儿总数有多条,总长度超过公里,被誉为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列的“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造就了绿洲经济,它与整个吐鲁番盆地形成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坎儿井水呈弱碱性,矿物质很丰富,“坎儿井”矿泉水现在已经成为吐鲁番小有名气的品牌。
坎儿井深藏地下,使天山融雪在长途跋涉中,避开了阳光狂风的盘剥和沙砾的吸髓,一年四季,专心致志地侍候着吐鲁番。坎儿井对吐鲁番的价值超过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葡萄。
聚集了天山雪水的艾丁湖曾经万顷碧波,是吐鲁番盆地的“地中海”。但源水拮据和持续蒸发,而今水面已不足当初的千分之一。萎缩的湖水变成晶莹的盐碱结晶体,远远望去银光闪闪,当地农民叫它“月光湖”。
这个银光闪闪的月光就是盐和芒硝——数以亿吨计的化工原料。这也是大自然的自我完善吧!还有盆地聚集的光热资源、石油天然气、优质煤、矿产、彩玉等等,都为吐鲁番带来产业发展机遇。
历史深度不虞效应吐鲁番有文字记载的深度有三千年。而人们对吐鲁番印象最深的是唐代。唐朝扶持麴氏父子完成复国大业,让高昌王国安稳了20多年。期间,玄奘途经高昌前往印度取经,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热情款待。玄奘弘扬佛法,但没能改变高昌王的悲剧。后来高昌王贪小利而雍绝西域商旅,引起唐王朝强烈不满,大军讨伐,高昌国亡。
这个悲剧令人深思。一个出于信仰,一个出于利益;一个有利于文化交流,一个无益于经贸往来,却都发生在同一个王朝身上。历史难道就这样吊诡?
盛唐已去,交河古城在回鹘人手里焕发了青春,并持续了三四百年。五百年后,奉使西域的陈诚完成了《西域行程记》,而明朝为应对北方瓦剌的更大威胁,在三次收复哈密后却放下西域。这个历史遗憾直到康熙五十四年得以彻底改变,清朝开始了统一天山南北的历史进程。
考古发掘还在不断加大吐鲁番的历史深度。年,洋海古墓出土了最古老的葡萄藤、最古老的大麻叶、萨满巫师的干尸、钻孔人头骨等重大遗存。吐鲁番的历史资源又增加了一页。
历史资源的增长,保证了吐鲁番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在吐鲁番发掘一个古墓,就能惊动世界。今天,吐鲁番学需要深入研究和过硬的成果,来吸引世界目光。
历史深度,就是知名度。吐鲁番记住了张骞、班超、玄奘、岑参、陈诚、额敏和卓、林则徐、左宗堂……也记住了克列门兹、格伦威德尔、大谷光瑞、斯文middot;赫定、曼内海姆、斯坦因……更多的是名不见经传却可能影响过历史进程和方向的小人物,他们虽然被历史淹没在某个地方,但有一天或许会站出来,讲述那些缺失的历史细节。
社会深度蝴蝶效应历史可以埋在地下,也可以写在书里,更多的是瞒藏在心里。社会深度,就是人们心灵深处那些脆弱而坚强的自我意识。
吐鲁番的社会知名度,得益于歌唱家关牧村那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歌曲流行了几十年,为吐鲁番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蝴蝶效应,即便没有广告,吐鲁番人凭这一首歌曲,也能坐享其成二三十年。
要深度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方法是在那里工作或生活一段时间。吐鲁番是一个历史节点、空间节点、文化节点。节点的价值在于多元、在于融通。吐鲁番进入首府一小时经济圈,这个节点让两地的人们都活跃了起来。
内容来源:吐鲁番零距离
长按扫描、识别、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xw/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