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美景走进吐鲁番鄯善连木沁大墩即土尔

走进吐鲁番鄯善连木沁大墩遗址

HI,这是连木沁大墩

连木沁人民骄傲的古塔遗迹

土尔尕列孜土尔塔又称作连木沁大墩。土尔尕列孜土尔是维吾尔语,“土尔”为“烽火台”或“瞭望塔”的意思,“尕列孜”即“坎儿井”。塔西有一自然村,村附近掘有坎儿井,因此村距塔仅1公里许,故称谓“土尔坎儿井”,将两项工程称谓合为村名,现乡民又将村名冠在塔首便成了“土尔尕列孜土尔塔”。此塔位于鄯善县连木沁乡西稍偏南处,距现乡政府所在地约6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51′~52′,北纬42°52′~53′,海拔高度~米。

保护标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此塔地处火焰山北山前,博戈多乌拉山与前山带洪积扇前端连木沁一带的山麓倾斜平原上。这里有几条近南北走向的沙梁,塔位于其中最高的一处沙梁上。四周呈高低有差异,但立于塔顶观察,基本开阔。

塔东有二唐沟渠水和连木沁附近泉水汇集成的一条稍大的河流过,流水并穿越色尔克普厄格孜,灌溉着鲁克沁绿洲平原良田。北距现吐—鄯公路约1.3公里。

塔北近处亦有一条道通土尔坎儿井村,听说是吐一鄯的老公路。塔基平面呈方形,边长17.8米;为正方向。塔顶已坍塌破损,残高11.1米。虽然塔西面墙壁均有程度不同的自然和人为破坏,但经仔细观察可以初步推断出修建过程或者说是基本的建筑布局。

塔体全是使用土坯垒砌建筑而成,首先建一方形中心柱形,中心柱内修券顶数层,现从四壁残留痕迹看有4层,也就是说由券顶将中心柱中间分隔成了数层。中心柱内似为封闭式,现仅在东壁底有一破洞,直径约80厘米,没有一点曾建过门迹象。中心柱内基边各长2.4米,墙厚1.6米,外壁抹草泥。而后在中心柱仅贴东外壁再附砌一实心墙,墙厚亦1.8米,并与中心柱同高,且在南建一土坯台,南北长6.1米,东西宽7.8米,高约1.6米左右,外壁均抹草泥,从整体看布局是一长方形高建筑,南面建一土台。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第三层建筑,第三层建筑除南部土坯台外余皆加宽至17.8米,南面是在土坯台东西两面加宽至17.8米,而土台南北长度不变,以此为长宽逐次建筑出带有小室的多层次高大建筑。

现西壁和东壁均被人破坏出一条豁口,豁口由底一直通到了顶,并将第三层建筑部分破坏,人可顺此曲转上到塔顶,从豁口显露出的小室层次看,现残留有四层,也就是说第五层以上,包括第五层都已破坏。小室均为封闭式,纵券顶,一层共有12间(除中心柱内室),大小稍有差异,其中可测量到数据尺寸情况:2.1米×1.4米,1.6米×2.7米。有的小室高在1.2米左右。小室在东和西的是横向排列各4个,即东西为长,南北为宽,南和北的中部各二个是纵向排列,即南北为长,东西为宽(其角上的小室现归入东和西小室中)。

塔是用土坯砌起来的,土坯有平铺和立放两种,多数还是平铺错缝。土坯尺寸虽然几近似,但量起来还是有差异。一般长度在44~35厘米之间,宽度在21~17厘米之间,厚度在13~10厘米之间。其中中心柱土坯较大44厘米×20~14厘米,其他位置的则稍小,土坯是用黄土夹砾石模制而成。中心柱和外壁均有穿眼,眼呈长方形35厘米×20厘米,自上向计有五排,上下排距不等。从左至右穿眼的排列,从北壁看也很有规律,共有8排,不过是以左斜的形式排列的,但从东壁看觉得稍有些乱。

此塔以前大家一直认为是烽火台,年文物普查时,专家们一致认定为佛教纪念性建筑,因此定名为塔。文物部门一直在对其进行研究。

本文文字根据《鄯善历史文化论集》整理

摘自:慢走慢拍(微博)

后续整理排版:生活小助手

感谢原作者的辛苦付出,如有不便联系小编删除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中医疗法
北京白癜风最便宜的是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xw/13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