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行业Q4的救命稻草在哪里
国庆官方统计口径的数据,相信大家都看过了: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6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亿元,同比减少26.2%,恢复至疫前同期的44.2%。
按“离开惯常居住地10公里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即视为“旅游”的统计标准,大家大可不必去较真,是不是4.22亿人去旅游了。
比如我,这7天内就“旅游”了2次,分别去了深圳的溪涌海滩和东莞大屏障森林公园,全家贡献8人次统计值。
与此同时,海南云南新疆等地的同业一片叫苦声,有些连声音都没有了。
西边不亮东边亮,这是我的感受,但周边游,真的不算“旅游”吗?谁规定的?
它既属于国家规定的行业统计标准,也能让部分同业有活干有钱赚,为何我们脑中的刻板印象,就这么难改变呢?
对长线目的地的旅企,用时间换空间是我当下的建议,羽绒服厂家和火锅店老板,不也生存得好好的。
年最后一个黄金周结束,我们应该在这个假期文旅消费背后的洞察中,去找到未来要走的路。
传统长线目的地全部躺平
为什么这个国庆节大家的切身感受,区别那么大?
我有个不严谨的判断,以胡焕庸线为界,左边的都彻底躺平了。
①去的时候好好的,回不来了
昨天一条新闻冲上热搜:“新疆乌鲁木齐:将帮助滞留旅客就业”。
相关新闻报道
是不是哭笑不得?这只是这个国庆节期间,长线目的地“强行挽留”游客的一个缩影。
10月6日晚,凤凰在县城区临时实施全域静默管控,凤凰县文旅委发布《致留居凤凰的游客朋友》致歉信,向广大游客允诺“滞留游客明年免费畅游”。
10月5日上午,景洪市发布通知,告庄西双景片区内所有酒店、客栈、民宿在旅客入住期间,要切实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严禁临时涨价、拒客。自该日0时起至管控措施解除前,所有旅客不得调整住宿地点。
10月3日14时,三亚海棠区对后海村所在的藤海社区、蜈支洲岛景区等区域实施临时性管控措施。临时性管控措施实施区域“足不出小区,错峰取物”,其中,封闭区域“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今天10月9日,有多少游客还滞留在旅游地不能返回,我不得而知。
②全国各地相继加入群聊
这次国庆节像极了前面的暑假,典型的高开低走。
随着疫情在各地尤其是传统长线目的地的全面开花,各地相继加入严格封控的“群聊”。
除了上面提到的3个地方,这个群里还有哪些成员?
10月7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例,其中呼和浩特市例,呼和浩特发布公告:本市人员原则上暂不离呼。
10月7日0-24时,乌鲁木齐新增6+,病例报告数连日上升,因疫情防控工作履职不力,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3名领导干部被免职。
10月7日0-24时,西藏新增5+37例,虽然相比之前已经有所缓解,但拉萨市民已经静默近两个月时间,生产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随着国庆假期中由南至北的一次大范围的大幅降温过程,恐怕短时间内,我们疫情防控的压力还很大。
我完全理解长线目的地同业的心情,但在不可抗力面前,恐怕能给的建议还是那几个:守住现金流,压缩成本,“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③反向摆烂式旅游的启发
这个国庆节我在长线游客中,也获得了一些新的启发,甚至可以说,这些“摆烂式旅游”的年轻人,给我上了一课。
为了让假期能安心地躺平,很多人连续一个多星期加班,疯狂赶工作进度。对“打工人”而言,国庆长假是为数不多能出远门的机会。
但他们不想去旅游景点看人头,只想找个没人的地方躺平,好好在旅游中“摆烂”。
这是一种新的反向旅游模式,不去网红城市和热门目的地,不打卡、不逛景区、不做攻略,躺在酒店睡到自然醒、饿了点外卖、无聊刷抖音,躺够了就出门喝喝咖啡、做做SPA。
为了“摆烂”得更划算、更安心,他们跑向冷门的三四线非传统旅游城市,比如黑龙江鹤岗、陕西汉中、辽宁辽阳、湖北荆门等等,5万就能买套房的鹤岗最夸张,OTA的订房量增幅高达7倍。
在反向旅游中,他们能获得的,其实就是舒适、放松和休息。谁说去黄山排队打卡不老松,才算旅游呢?
客源地周边火得一塌糊涂
游客们去哪了?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统计数据,除了大家在吐槽的,以下关键数据也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ms/1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