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中国年幸福吐鲁番过喜庆年年俗年味
年俗年味浓红火迎新春
2月7日,在高昌区青年路,置办年货满载而归的一家人。吐鲁番融媒中心记者谢懂飞摄
2月6日,一位市民在选购中国结、小灯笼等饰品。吐鲁番融媒中心记者郝丽萍摄
2月5日,高昌区葡萄镇布拉克村村民在大门上贴“福”字。吐鲁番融媒中心记者谢懂飞摄
2月7日,在高昌区永家超市,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购买糖果。吐鲁番融媒中心记者谢懂飞摄
吐鲁番融媒中心讯(记者郝丽萍)春节临近,年味渐浓,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的灯笼、挂件等饰品,把吐鲁番的大街小巷装扮得喜气洋洋。
大扫除、购年货、炸馓子、贴春联、准备年夜饭……年俗里是浓浓的年味,年味里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大扫除
春节前的大扫除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去除晦气、迎接喜气的一种方式。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2月4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市民邹家福和妻子黄小英在家里开始大扫除。擦窗户、擦柜子、清洗油烟机……两人干劲十足,任何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年,邹家福和黄小英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这是他们在新家迎来的第一个春节。看着窗明几净的家,黄小英说:“以前春节都是和父母一起打扫房间,以后就要自己担起责任来,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炸馓子
在吐鲁番,酥脆香甜的馓子是不少家庭过年必备的小吃之一,也是待客访友的佳品。
2月4日,市民热孜万古丽·买买提家里香气四溢。她小心地将弄好的面条放进锅里,热油翻滚间,一盘金黄的馓子就出锅了。
热孜万古丽说:“亲戚朋友都很喜欢吃我炸的馓子,今年我就多炸了一些,过年的时候送给亲戚和邻居尝尝。这些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过年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浓厚了。邻里之间送馓子、点评厨艺已经成了我们过年的必备‘节目’。”
购年货
无论是回到家乡过年还是就地过年,热热闹闹地置办年货都是每个家庭追寻年味的重头戏。进入腊月,吐鲁番的各大商场、超市都设立了“年货专区”,中国结、红灯笼、春联等饰品装点出一派红火的喜庆景象。
2月5日,在高昌区永家超市,吐鲁番市某单位职工刘建明和几位同事一起购买年货。以前,刘建明都是回家和父母一起过年,今年,他和几位同事响应政府号召,决定留在吐鲁番过年。
刘建明笑着说:“虽然回不了家,但过年的气氛不能少。我们买了零食、蔬菜和火锅底料,还有老家的特色腊肠,计划大年三十在宿舍里吃火锅、看春晚。我们还买了春联、‘福’字和绿植来装饰宿舍,杜鹃花开得红红火火,最能营造过年的氛围。第一次在外过年,父母在电话里叮嘱了很多,我也不想让他们担心。我们准备的年货很丰富,过一个不一样的开心年。”
贴春联
贴春联、贴“福”字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许和祝愿。
2月5日,高昌区葡萄镇布拉克村村民阿不力米提·哈力克高兴地将结对亲戚送来的春联和“福”字贴在了大门上。他说:“我们享受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幸福!”
“欢天喜地度佳节,张灯结彩迎新春”“迎新春事事如意,接鸿福步步高升”……当天,在高昌区青年路旁的一个售货点,市民马艳正在认真挑选春联。她说:“贴上春联、‘福’字和窗花,感觉年味一下就浓了。每年贴春联,我们都是全家一起行动,我负责涂浆糊,孩子爸负责贴。看着寓意美好的春联,就像看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的日子。”
年夜饭
年夜饭,也叫团年饭、团圆饭,是过年的重头戏,寓意团圆美满。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春节承载着人们对团圆的期许和对故乡的眷恋,而年夜饭吃的是喜悦、品的是亲情。
2月6日,市民雷玉莲开始为年夜饭准备食材。在她看来,这些年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年夜饭的菜品越来越丰富了。
“鸡和鱼是必须要准备的,鸡寓意新年大吉,鱼寓意年年有余。牛肉、腊肠也要准备一些,孙子很喜欢吃。此外,还要提前准备饺子馅,包几盘饺子。饺子像元宝,寓意着合家团圆、招财进宝。”雷玉莲说。
来源:吐鲁番融媒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ms/13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