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新疆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第36篇: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我在乌鲁木齐待了七八天,吐鲁番的葡萄节要到了。某天早上,约了一个叫凯文的汉子,一起去了吐鲁番。这一篇主要写:「袭警」事件,坎儿井,火焰山,高昌古城,葡萄沟,博物馆。另外,根据坎儿井,写了一段「文化的产生与消亡」……王洛宾有一首歌叫《阿拉木汗》,其中一句歌词是:「阿拉木汗住在哪里?吐鲁番西三百六。」吐鲁番往西三百六十里,是乌鲁木齐。去吐鲁番那天,我们的行程刚开始,就遇到了问题……从旅舍到乌鲁木齐高铁站,十多公里的路程,因为堵车,加上站点多,原本预算最多半个小时可以到,公交车足足开了一个多小时。下了车,离火车发车还有十分钟,一路飞奔火车站。慌不择路,见人就问,进站口在哪里?没人理我。看到一个穿制服的男子,我拍了一下他肩膀:「大哥,进站口在哪里?」男子转身,表情严肃地看着我:「说话就说话,不要动手哦!」我一看,这是一位全副武装的警察,手里拿着家伙。如果我动作再大一点,可能就涉嫌袭警了。想一想,真有些后怕。毕竟,如果他认为我袭警,一个后肩摔,把我按倒在地,那就麻烦了。即使最后发现是个误会,肯定也赶不上火车了。警察大手一挥,指向进站口:「往那!」我说了声谢谢,赶紧跟凯文逃向进站口。生怕警察在后面叫到:「你刚刚袭警,先处理一下!」我俩急急忙忙去安检,安检完又直奔检票口。检票口空无一人,别人早检完票了。希望还是绝望,只在一念之间。检票员看了我俩的票,打开检票门……我俩终于登上诺亚方舟,哦不,登上了火车。刚到吐鲁番,凯文就急急忙忙要去逛景点,因为他第二天要回西昌,时间很紧。我是个很慢的人,很想去旅社休息一下,第二天再做计划。但经不过凯文的软磨硬泡,就硬着头皮去逛景点了。坎儿井对于坎儿井,我编写了一个小对话,且看且当真:村民:村长,这方圆多少里没有水,庄稼长不了,咱们可怎么活啊?!村长:没有水,去找啊!村民:天山上的冰雪融化后,有水流下来。咱们可以从山脚挖一条河,通到村里。村长:咱们村气温这么高,河水流到半路就蒸发完了!直接挖一条暗渠!村民:啥叫暗渠?村长:就像挖地道一样,在地底下挖一条通道,水从里面过,这就叫暗渠!村民:从山脚挖地道到咱们村?挖着挖着很容易挖偏了,挖到别的村,咱们不是白忙活了?村长:咱先在地表规划好暗渠的线路,然后在这条线上,每隔一段距离,往下面挖一口井,然后把井底相互打通,就不偏了。村民:天不生村长,万古如长夜!村长:把我的麦克风拿来!村民:好的,就唱《夜空中最亮的星》!村长:唱啥歌?!我要通知广大村民,准备挖井挖渠!村民:村长,好几个村民把井挖偏了!村长:怎么个偏法?村民:井口没偏,往下挖的深了就偏了,跟斜塔似的。村长:这可不行,这样挖下去,打通时就对不上了。村民:那怎么办?村长:让他们在井口中间点一盏灯,往下对着自己的影子挖,就不会偏了!村民:村长,你哪个学校毕业的?村长:……聊聊文化的产生和消亡追本溯源,文化的产生,是人类为了生存,世世代代积累的生存经验。耕种久了,积累了耕种经验;打猎久了,积累了打猎经验。一辈一辈传承下去,形成群体共识,群体经验,这就产生了文化。比如:某地盛产竹子,此地区关于竹子的文化就会多一些。比如,竹编工艺品,竹子舞蹈,竹筒饭,竹子做的房子,说不定还有人祭拜竹神。地域文化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祖祖辈辈离不开竹子,便形成了地域性竹子文化。文化需要传承,否则就会消亡。文化的产生是因为生存,文化的消亡也是因为生存。有些民族的语言,手艺渐渐失传,本质上就是族群的生存不需要它了。当多数人的生存不再依赖它,它就会渐渐地被边缘化,直到进入博物馆,甚至压在档案资料库中,被人遗忘……下井维护坎儿井的吐鲁番老人过去,吐鲁番人为了用水,挖出了坎儿井,世世代代维护着它,于是它成了吐鲁番人的生命之源……可是现在,大多数人都吃上了自来水,人们几乎已经不依赖坎儿井了,于是大部分的坎儿井就干枯了。这是现实版的「用进废退」。现代人需要为坎儿井的干枯而难受吗?那就去问问现在的吐鲁番人,到底要喝坎儿井的水,还是自来水吧!一切都在变,环境本身也在变,不能要求人家祖祖辈辈去还守着坎儿井。有了汽车,马车再好,也要退居二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坎儿井有灵,也会为吐鲁番人能轻轻松松用到干净的水源而开心的吧!火焰山火焰山西游记主题雕像从坎儿井景区出来,大概下午四点了。吐鲁番的景区分布在各地,路途远不说,关键是没有旅游班车,出租车也很少。我想回旅舍,凯文想去火焰山……最后,一位水果店老板把我们送去火焰山……金箍棒似的温度计,当天气温:45+度在维吾尔语中,吐鲁番是「最低地」的意思。吐鲁番是盆地,气温很热,最热的地方是火焰山。因为远离海洋,周边都是干旱区,火焰山气温最高曾达49.6℃,地表最高温度达到83.3℃。火焰山山体地下含有煤层,这些煤层曾发生过自燃,靠近地表的煤层燃烧后,就形成了红色山体。《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走到火焰山,被大火拦住去路。最后「借助」牛魔王老婆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扇灭了大火,才得以继续西行。高昌故城凯文戴眼镜,我戴帽子离开火焰山,咱俩去了玄奘西行第一站,高昌故城(高昌国旧址)。玄奘西行,路过高昌国,国王知道他是得道高僧,软硬兼施想留他传法。玄奘拒绝,甚至以绝食表示必须西行。国王无奈作罢,给了玄奘大量财力人马助他西行,两人约定,玄奘归来后,要在高昌国传法。多年以后,当玄奘取经回来,路过高昌国时,高昌国已被李世民灭了,成了一座废墟。葡萄沟第二天,想去看葡萄节开幕式,又想去葡萄沟。看资料说,很多景点都有葡萄节的主题活动,也就不执着去看开模式了,于是就去了葡萄沟。葡萄沟是火焰山中的一处峡谷,八公里长,两公里宽,是吐鲁番重点打造的旅游景区,里面有很多景点:葡萄沟,王洛宾音乐艺术馆,阿凡提风情园,达瓦孜民俗风情园,绿洲葡萄庄园……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是荫房,也叫葡萄干晾房。成熟的葡萄挂在这样镂空的房间里阴干一个多月,就成了葡萄干。吐鲁番的葡萄干老板,来一盘葡萄……达瓦孜,就是走钢丝阿凡提风情园里设了一个阿凡提故居:卧室,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阿凡提不是虚构人物吗?!吐鲁番博物馆下午,凯文回西昌了,我去吐鲁番博物馆逛了一圈。其实,看新疆博物馆就像看一本书,其他的博物馆,就是这本书的分章节。所以,吐鲁番博物馆也没有更多新鲜的看点。干尸展厅是博物馆的主打项目。有一具干尸,好像是一个士兵,大概是战死的,双目瞪圆,嘴巴咧开,手做握兵器状,直到现在,还保持着杀敌的姿势。梦回高昌“夜宿博物馆”博物馆里有一个叫「梦回高昌“夜宿博物馆”」的活动。在干尸展厅放了几个帐篷,名曰:穿越时空,与古人来一个约会,同处一室,一起休眠。在万籁俱寂之中,挑战自我的胆量,回味鬼魅的故事……八月份的吐鲁番,热得让人冒油,平时除了出来吃饭,都不怎么敢出门。旅舍边上有一家民居,不知是家里东西多到没处放,还是在搞行为艺术,锅碗瓢盆挂满墙。民居边上有个烤馕铺子,老板每天定点在那里烤馕。铺子对面,有一家面馆,空荡阴暗的房间里,横七竖八放着几张桌子凳子。我那几天的伙食问题,就是在烤馕店和面条店解决的。馕要趁热吃,刚出炉的最香,放久了就硬了,咬起来像啃骨头。而每次吃面条,我都会点几根羊肉串,入乡随俗,到了新疆不吃羊肉串,是说不过去的。买买提大叔,你说对不对?!明月在苏州.2.19整理更多文章,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明月在苏州
上一篇文章: 招聘丨年吐鲁番市招聘名社会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行万里路,阅风景无数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jt/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