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新疆好地方行走吐鲁番
行者地图自在天涯
小编语:祖国很大,新疆很美。请跟随小编一起探寻“火城”吐鲁番的美景古迹吧!
经交河故城是公元前二世纪至五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九至十四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维吾尔族把葡萄沟叫做布依鲁克,意思是又多又好的葡萄地。沟谷西岸,悬崖对峙,崖壁陡峭,犹如屏蟑;沟内,溪流环绕,水质纯净;风景秀丽的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
这里主要种植无核白葡萄,还有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哈尔、日加干、琐琐等13个品种。其果实呈球形、卵形、椭园形等,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艳似玛瑙,而有的绿若翡翠;那五光十色、翠绿欲滴的鲜葡萄,令人垂涎不止。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量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中的珍品。
坎儿井坎儿井在我国集中分布于新疆吐鲁番地区,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齐名,是中国古代的三大工程之一。其产生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是新疆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智慧的结晶。
古老的坎儿井是由若干个竖井、地下暗渠,以及地面明渠和“涝坝”组成,主要引用天山上的雪水。由于吐鲁番的海拔为-米,而天山的海拔是余米,便自然形成了下降趋势,就不需要人工引水了。当地百姓会巧妙利用山的坡度,凿竖井、通暗渠,在荒坡戈壁上,引水在暗渠中奔流,到达绿洲盆地则流入明渠,供老百姓汲取饮用及灌溉桑田。
吐鲁番郡王府位于吐鲁番市区东郊的木纳尔村,距吐鲁番市区2公里。据史科考证,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这里是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生活和主持政务、指挥军事的地方,也是清王朝期间吐鲁番维吾尔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指挥中心。其主人额敏和卓不仅是当时吐鲁番维吾尔族的领袖、清政府的参赞大臣,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和军事家。
郡王府以土木结构的建筑工艺,精美细腻的雕刻,浮雕图案,美仑美唤地彰显着一代维吾尔族郡王豪华气派。大门及院墙造型别具一格,庄重、古朴大方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郡王府院内、前后宫殿共有大小房间数十间,天棚、拱廊、楼梯、栏杆和檐口用典型的维吾尔民族工艺进行雕刻,配以石膏花饰,极具民族风味;庭院种植的各种果树和葡萄树郁郁葱葱。
苏公塔位于鄯善县境内,东距吐鲁番市约55公里,这里曾经是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苏公塔建筑群由古塔和清真寺两大部分组成。古塔是清代维吾尔建筑大师伊不拉欣所建,除了顶部窗棂外,基本不用木料。塔身浑圆,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塔的表面分层砌出三角纹、四瓣花纹、水波纹、菱格纹等15种几何图案,具有浓厚的伊斯兰建筑风格。
苏公塔下的清真寺是一个目前仍在使用的大型清真寺,宽敞宏大。可容纳千人以上的礼拜大厅、穹形的拱顶,造型美观的马蹄形券顶,众多的壁龛,幽暗的布道小室,处处都显示着伊斯兰建筑风格和浓烈的宗教生活气息。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下,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始凿南北朝后期,经历了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这里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
本世纪初,屡遭俄、德、英、日等列强的盗劫破坏,壁画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虽遭严重破坏,但劫余的佛座华丽精致,残余的壁画内容丰富,颜色鲜艳夺目。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仍不失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宝库。
新疆大漠土艺馆位于烟云缭绕的火焰山下,郁郁葱葱的木头沟河畔,一座规模宏大的人文景观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屹立在国道北侧。进得大门便是几座大小不一、错落有致、下方上圆的穹窿顶建筑,一股西域所特有的神秘气息扑面而来,诱人遐想。穿过前院,迎面是三座互相连通的穹顶,穹顶四周布满小塔,酷似金刚宝座塔庙,这就是恢宏巨制万佛宫,是大漠土艺馆的主体工程。这个大型宫堡由三个直径十米、高十二米的穹窿顶建筑组成,是迄今新疆境内最大的古代佛教艺术殿堂。
该艺术馆内建有万佛宫、观音堂、乡巴艺栈、巴依老宅、丝路古堡、喀拉和卓勇武堂、唐僧殿等景观,浏览过后,便可知晓新疆古代佛教艺术的大略。
阿斯塔那古墓古墓群距吐鲁番市区约40公里,位于火焰山之南,高昌故城之北约2公里的火焰山乡。那里有一片开阔的土地,地上可见隆起的土丘,古墓就深藏在这些土丘之下,如今已有三处墓穴开放。
以葬汉人为主,同时葬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数民族居民,这说明当时高昌王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各民族之间是平等的。古墓中出土有文书、墓志、绘画、泥俑、陶、木、金、石等器物以及古代钱币和丝、棉毛织物等珍贵文物上万件。
艾丁湖艾丁湖,维吾尔语意为“月光湖”。因湖大部分是皱褶如波的干涸湖底,触目皆是银白晶莹的盐结晶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酷似寒夜晴空的月光,故名。它是一个内陆咸水湖,湖水矿化度极高,湖区气候极端干旱,湖区景观极度荒凉,地表盐壳发育独特,构成了一幅壮观的原始画面。艾丁湖南岸戈壁茫茫,一望无际,寸草不生。一眼眼废弃的古坎儿井历历在目,历尽沧桑。路北骆驼刺、红柳等沙漠植物郁郁葱葱。
艾丁湖是中国最低的湖泊,湖水面低于海平面公尺,是中国陆地的最低点,也是世界上除死海外离地球中心最近的地方。湖水主要由火焰山的泉水、坎儿井水以地下水形式补给,地表径流主要来自白杨河经托克逊灌区后的馀水。
图文源于网络
编辑:无敌小心心
行者地图,自在天涯查看景点位置,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jt/6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