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游记
要想认识一个地方,最好的方法是先了解他的文化,去感受他的历史,去领略他的风采。在来之前,我就已经十分期待吐鲁番的水果。众所周知,新疆的水果比其他地区的水果更加甜美,吐鲁番的水果更是其中的王。今天终于目睹了吐鲁番水果的风采,令我大饱口福和眼福。第一站是当地农民的家。走进后院,映于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的葡萄架。上面挂满了晶莹剔透的葡萄。不过在这满眼碧绿中,有一些突兀的黑色。这些是成熟的葡萄经过太阳的长时间的照晒,变成了可口的葡萄干。除了自然晾晒,主要还有两种制作葡萄干的方法分别是人工加工和晾房晾晒。在我们平时市面上买的葡萄干大多都是人工加工,在葡萄中注射化学品,加速葡萄风干。这种方法出品多,成本低,但吃多了对人体有害。晾房晾晒是将葡萄放入晾房中通过风来制成葡萄干。晾房是由砖砌成的,墙面上有许多风口方便晾晒。在晾房中挂着一些棍子,葡萄挂在棍子上三四个月就成了葡萄干。在这几种方法中,晾房晾晒虽然时间最久,但质量最好。葡萄干也有很多品种,像马奶子,葡萄爷爷等,它们各自有各自的功效:王中王有助消化,马奶子能抗癌。连葡萄籽都能美容。看来平时吃葡萄时不能随便浪费葡萄籽了。葡萄真是全身都是宝。接着我们进行了吃西瓜比赛。比赛场面十分激烈,分成男女两队,谁先吃完半个西瓜谁胜。一个足足有5公斤的大西瓜在他们强劲的战斗力下两分钟就被消灭了。最终男生获得了胜利。许多同学吃完后还觉得意犹未尽。说到西瓜,吐鲁番的西瓜相比于其它西瓜的西瓜籽比较少,多了点沙甜。吃一口下去,西瓜的甘甜在你的嘴里的味蕾上绽放,久久不能挥去。离开农民家,我们来到了交河古城。交河古城是一座由生土建造的小城,很久以前人们发现这里的土的黏性很强,并且由于空气干燥,经过一段时间的晾干后就变成坚硬的石头,便开始在这里建房。之后规模越来越大,变成了一座小城。当时盛行佛教,有人便建造了寺庙传播佛教,整座小城都信仰佛教。但后来由于战争和宗教纠纷,这座小城最终毁于战火之中。小城里的房屋都是向下建造,窗户建在房屋的上方,很有特色。即使小城已破败多年,但我们仍然能从房屋和街道想象出这里曾经的繁华和战争的残酷下午去了蛮多个地方,主要参观了火焰山,松塔和千佛洞。松塔其实是以前新疆的王的陵墓。现在供人们进行礼拜。但由于这边男尊女卑,只有男人才能进行礼拜。他们的墓碑上都没有任何碑文,连名字也没有,所以后代祭拜祖先也只能根据之前的记忆辨认。传说这是因为可以逃避仇家或后人盗墓等。而且他们大多都是土葬,只在身上披一条白布。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认为自己干干净净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也要干干净净地离开。火焰山的气温非常高,这主要是因为吐鲁番市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夏天十分炎热干旱。火焰山附近也没有什么遮挡物,太阳便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在火焰山的一个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温度计,测量的是地表温度,当时我们到的时候,地表温度足足有55度,真的可以在土里埋个鸡蛋煮熟了。在火焰山的附近是千佛洞,千佛洞是吐鲁番现存是要窑洞最多的,壁画内容最丰富的。但走进窑洞后我发现这些壁画大多都被摧毁了,只留下一些残缺的色块。只能隐隐约约的看出大概的轮廓从而想象出原来的样子。这是因为这些壁画经受了两次摧毁,第一次是因为宗教纠纷,伊斯兰教的信徒们将泥涂抹在壁画上。第二次是由于俄,德等国家的盗劫破坏,她们看到这些美丽的壁画,想要占为己有,就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将壁画从墙上脱落,再运回自己国家,但最终这些壁画毁于战火。千佛洞里的壁画虽然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但我仍然能从那鲜艳的眼色中想象出那美丽的壁画。当时人们还没有发现颜料,只能从植物中得到颜色,但他们仍然能画出绚丽多彩的壁画。不由得赞叹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千佛洞中为了更好地保护壁画,不允许拍照,所以没有照片。)今天一天下来,我已经大概地对吐鲁番有了一定的认识。吐鲁番深深吸引着我。希望下次再来时能和吐鲁番成为好朋友。
上一篇文章: 团讯托克逊县团委组织小导游到吐鲁番市 下一篇文章: 还在吐鲁番中转你就Out了乘坐这几趟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jt/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