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总结一下,突厥这个新型的民族就是,和上面的匈奴类似,是以鲜卑、铁勒化的塞种人阿史那部落为统治者,以混合民族“铁勒”为主体的民族。其中“铁勒”分成好多小部落,最大的三个就是——回纥(维吾尔),葛逻禄,薛延陀。回纥终于出现了...其实啊,前文说道那群留在欧洲巴尔干的铁勒人,一大部分就是回纥人,现在欧洲的保加利亚,还有相当多的回纥血统,所以啊,如果按所谓血统,那么保加利亚是不是要和新疆成为“兄弟国家”啊,多无聊。 逐渐强大的突厥汗国开始派葛逻禄部西征,很快开始占领已经无主的中亚诸国,向西一直达到高加索山,向东到达中国大兴安岭,建立了极大的突厥汗国,突厥将帕米尔西边的塞种人包括曾经西征的葛逻禄们称为“西乌古斯”,将帕米尔东边的回纥薛延陀们,称为东乌古斯,乌古斯也就是突厥语部落的意思。
西乌古斯多为白种人和黄白混血,东乌古斯的回纥薛延陀多为黄色人种。
东西乌古斯本来就不和突厥内部也有分歧,所以隋文帝也就一直挑拨离间,直接拆分了突厥汗国。唐代一建立,民生凋敝,突厥直接欺负到了家门口,随着李世民对东西突厥的征服,铁勒诸部归属唐朝,并在唐朝的默许下返回蒙古高原休养生息。
西突厥的西乌古斯们被降服后西迁,一直生活在河中地区,没想到最后稀里糊涂的灭掉了强大的波斯哈里发,甚至吊打了存在长达千余年的东罗马帝国,建立一个让欧洲搞出十字军东征的突厥王朝——塞尔柱帝国,不过这是后话了。
公元年,原属西突厥的伊吾城(今哈密)主率所属七城归顺唐朝,唐朝设西伊州(后改称伊州)。武则天垂帘听政时期,唐兵分两路进攻北疆吉木萨尔设立北庭都护府,南部进入高昌设立高昌都护府。当西突厥投降后,唐朝统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也是李白出生的地方(每次想到李白静夜思竟然是思的这个地方也是很违和啊),辖境相当今新疆及哈萨克东部、吉尔吉斯北部楚河流域。 也就是说当时的西域在突厥化的各个民族基础上有大量的汉人定居,整个亚欧大陆桥带给了整个新疆地区世界中心一样的荣耀。
佛教在此时空前发展,因为唐朝笃信佛教,所以从天竺以及波斯一带甚至粟特的僧人在西域云游,极大地带动了西域的佛教发展。也有了敦煌莫高窟这样的千古绝迹。
而由于在这之前,波斯萨珊王国被穆斯林哈里发灭亡,许多被迫害的信仰琐罗亚斯德教(袄教)“异教徒”被迫逃亡新疆一带,使得祆(音仙)教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还有波斯一带祆教的“升级版”,融合了佛教基督教成分的“摩尼教(明教)”在西域地区传播,甚至到达中国内地,并在元末发展到顶峰,甚至传说成了明王朝的名号由来。 祆教和摩尼教都是信仰唯一主神光明神,认为世界的主宰是永恒光明。但却带有二元论思想,认为黑暗和光明对立,永远存在,这一点和基督教又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摩尼教受到贵霜王朝的佛教以及美索不达米亚传来的原始基督教后,变成了一种比较杂糅的宗教。 以佛教为主的西域地区夹杂着袄教,也吸引了汉族的僧侣前去游学。正如著名的玄奘,基本的活动区域就在西域诸国,河中地区以及天竺。也就是说,不是我黑老版《西游记》,一个一直活动在西域以及印度的玄奘,里面出现的人物以及景观竟然全是汉族传统服饰,也是比较矛盾。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女子服装存在裸装和半裸装,就是和西域民族服饰融合的结果。西域服装也汉族化,这一时期的汉化几乎达到历史顶峰(文化上)。 此时已经不存在单纯意义的塞种了,而是臣服于唐的突厥人,这些亚欧混血人,也开始不说印欧语系的语言,开始变为和如今蒙古语一样的阿尔泰语言。此时在漠北蒙古高原仍然有突厥势力还是很强。
终于在年,铁勒回纥,在唐朝的帮助下,灭掉突厥残余势力,强大起来,并且亲唐汉化,“改名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建立回鹘汗国。没错,这时候的回鹘我们可以认为是现在“维吾尔族”的直系祖先了。
其实不难发现,这两个民族的最早接触,一直是建立在友谊上的。而被维吾尔恐怖分子鼓吹的大突厥,正是他们千年前的夙敌。
回鹘(音回胡)民族在明被音译为畏兀儿,清代被音译为维吾尔(维系你我),都缺失了这带有汉民族语言特色灵性的名字,变得异类,陌生。
而此时一直在中亚的夹缝中生存的粟特人(东伊朗语族),是一直被希腊、塞种、突厥欺负并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存在,古时在康居的粟特人由于善于经商,就一直和汉交好。并且为了限制突厥,在隋朝以及唐朝的支持下,一批以撒马尔干(乌兹别克斯坦)为中心,建立了九个绿洲王国,即康、安、曹、石、史、米等国,这些又称为昭武九姓,一直来往经商。安禄山就是本姓康的康国人。 所以我的祖先也正是那个时候来到中华的胡人。 当然这个时候由羌人发展过来的吐蕃逐渐强大,也是藏族的祖先,和新疆相隔一道昆仑山。吐蕃和唐不断加入到争夺西域的过程中,导致西域几度易手。所以唐不断派中央官吏进行地方检察,到了唐玄宗时期,不断将权利集结到中央,结果中央的检察出了长安就各自为政。当最终唐玄宗把大部分剥夺的兵权都交给一个他认为最值得信任的粟特人“安禄山”之后,这个胡人开始了他的影响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命运的行动。 安史之乱爆发,唐朝抽调各个边疆民族兵力平叛。又是受到唐的恩惠的回鹘大力相助,最后在两方国运尽损的情况下赢得了战争。并且从这之后进入了西域民族大量入主中原的活动,又一次民族大融合开始了。的西域再一次落到吐蕃的手里,大量羌人进入西域,南疆开始一定的羌人化。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说的就是这个。 公元年,在黠戛斯的入侵下,(黠戛斯在传说中,是当时留在匈奴的李陵的李氏家族的后裔作为统治者,虽然是个传说,但是民族性对于中亚来说真的算不得什么),蒙古高原的回鹘汗国灭亡,一部分回鹘人进入到甘肃一带,成为后来的裕固族,一部分与汉人融合,剩下的回鹘人再次回到故地,新疆高昌吐鲁番一带,进入汉人较多的高昌地区,建立高昌回鹘汗国。还有一支回鹘人向东进入了契丹,也就是述律部,后来成为了著名的“萧部”。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回鹘作为一个独立民族正式在南疆东部建国。但这个回鹘,还是一个以黄种人为主要父系,其中或许有一点的塞种血统或者吐火罗血统。塔里木盆地的信仰袄教的吐火罗人以及突厥人还有一部分粟特人与回迁的回鹘融合,基本奠定了维吾尔人的基础。可以说在这个时候,回鹘虽然与突厥同文,但并不同种,并且分道扬镳多年了。
说到这个黠戛斯,也就是吉尔吉斯的一种音译,黠戛斯是一个匈奴时期的西北塞种部落,最后由于和突厥中的东方部落融合,父系为欧罗巴塞种,母系多为蒙古人种。虽然前面的李陵后裔是传说,但是这个民族一直保持着对汉王朝的友好关系,并一直持续到中央王朝对西域失去控制。战胜回鹘后建立的黠嘎斯汗国,成为了现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前身。剩余的部分成为中国新疆的柯尔克孜族。
所以总结下,在唐末时期控制力减弱的情况下,的新疆东部地区成为了回鹘建立的高昌回鹘汗国,而北部多为突厥化的塞种人,而在南疆中曾经西征的那个铁勒葛逻禄部落也开始强大了起来。图盛唐的势力范围,来自维基百科 在这个时代,前文说到起源于北疆的西乌古斯“沙陀”部族,由于活在吐蕃和回鹘的夹缝中,由于被吐蕃利用而不满,首领(朱邪氏)投靠唐朝,改姓李,迁入中原。后在消灭黄巢起义中,沙陀首领李克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成为中国最强大的节度使之一。五代十国中,后唐建立者李存勖是李克用的儿子,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全部都是沙陀人。
进入9世纪,回鹘和吐蕃都开始衰落了,中国进入了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几乎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所以新疆进入了三朝并立的时代,葛逻禄与回鹘建立喀喇汗王国,还有衰落的高昌回鹘,包括在于阗的最后的古塞种人也建立于阗王国。
这个时候穆罕默德将犹太人搞出来的犹太教和基督教重新给挖了出来,建立了个阿拉伯特色犹太教——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迅速统一起来,这个强大的国家灭掉了波斯萨珊王朝,波斯这个当年所向披靡的雅利安国家也逐渐伊斯兰化成为哈里发王国,逐步皈依伊斯兰教,到了喀喇汗王朝的时代,早已经是伊斯兰化的波斯“萨曼王朝”了。
喀喇汗王国本来是一个信仰袄教以及佛教甚至摩尼教(明教)的民族,为了和萨曼王朝斗争,第二任大汗奥古尔恰克庇护从萨曼地区出逃的一位王子纳赛尔·萨曼尼,让他住在阿图什。王子萨图克在此人的劝导下,皈依伊斯兰教,秘密发展自己的力量。结果,萨图克在河中地区伊斯兰教圣战者的支持下,打败并杀死其叔父奥古尔恰克,夺取了政权,这也就是皈依伊斯兰教的——博格拉汗。不久,他在穆斯林信徒的支持下,从萨曼王朝手中夺回恒逻斯,随后攻占巴拉沙衮,基本确立了对塔里木盆地西部、费尔干纳地区和七河流域的统治。
失败的波斯萨曼王朝,落魄的龟缩在帕米尔,这也就是现在——塔吉克族和塔吉克斯坦的前身,也是中亚斯坦们里唯一一个说伊朗语族雅利安人的国家。 从此之后,伊斯兰教正式传入南疆的喀喇汗王朝,十世纪中叶,信仰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发动了对于阗佛教王国历时四十余年的宗教战争,于十一世纪初灭亡于阗,把伊斯兰教推行到于阗地区。
随着北宋的统一,中国虽然地位上升但是却回不到原来的实际控制了。喀喇汗王朝的老大也会自称“桃花石汗”,意“中国之汗”,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波斯的历史里曾经提到他们让“中国皇帝”皈依了真主但是实际上中国那时候的皇帝自娱自乐很开心呢。年,占领于阗的喀喇汗王朝派出使臣向北宋进献方物,年,北宋册封喀喇汗王朝可汗为“归忠保顺砳鳞黑韩王”。北宋建立后第三年,高昌回鹘也派遣使者42人前往北宋进贡方物。
所以此时的新疆王朝虽然和汉族王朝不同文同种,但是文化还是有很大的认同感,以中国文化为正统的,并希望成为正统的一部分。 随后,契丹被来自松花江流域(现黑龙江哈尔滨一带)野蛮部族女真完颜部打败,年,辽的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皇族耶律大石没有办法只能率众西迁,征服新疆地区年先后征服了西州回鹘政权、喀喇汗王朝统一了西域复国,这也就是历史上的——西辽,结果神奇的是耶律大石实在是太会打仗,竟然战胜了前文说的让欧洲极其头疼的伊斯兰化突厥西乌古斯国家——“塞尔柱王国”。这么一来西辽的领土就扩展到费尔干纳盆地。控制了中亚的伊斯兰化塞种国家花拉子模(和大宛渊源颇深)。
这个西乌古斯的“塞尔柱王国”虽然后来衰落了,但是分裂后的奥斯曼部落完成个大新闻,灭掉了东罗马,这也就是现在的土耳其。而东边的塞尔柱人,自称“土库曼“turkyman”,turky是突厥,man是突厥语里的我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突厥,这也就是里海边上土库曼斯坦的前身。
但是西辽的耶律大石没有伊斯兰化,仍沿用辽朝政治制度管理政事,倡行汉儒文化,笃信佛教,但是不排斥其他宗教,赋税较轻。所以这一时期,汉文化在中亚一度获得光大,“契丹”这一名称时至今日仍是中亚、西亚及欧洲部分国家的语言称呼中国的代名词。(比如俄语~)回鹘也慢慢的以主体民族身份存在在西辽王国,并融合其他民族。但是经过几代的经营兴衰,不断征战。日渐强大的花喇子模首领摩诃末(摩诃现在在雅利安语言里也是大的意思)开始反对西辽。
十三世纪,开挂的成吉思汗出现了。
蒙古部落本来就是当年被突厥打散的柔然残部——室韦的一部分,这群人和契丹都算是柔然分散出来的兄弟部落,后来就一直生活在黑龙江一带的渔猎民族后迁移到大兴安岭以西(现在的呼伦贝尔一带)游牧。室韦里面的“蒙兀”部一直是一个规模并不大的部落,使用的语言是和鲜卑,突厥,女真一样的阿尔泰语系语言,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他们是东北人。阿尔泰语言的通用语“khan”也就是可汗,就是这样,无论蒙古还是突厥甚至土耳其,都是一样的。他们一直生活在蒙古高原(当然当时还不叫蒙古高原)上各个部落的夹缝中,比如突厥东胡混合的塔塔尔部落(也叫鞑靼),蔑儿乞部落,信仰基督教的回鹘汗国遗民克烈部落,乃蛮部落。同时这些部落都惧怕黑龙江到辽宁一带的“金”国。纷纷附属于金。
蒙古部落有两个大家族,“孛儿只斤家族”“泰亦赤乌部”这两个家族也并不团结,孛儿只斤比较野蛮,泰亦赤乌比较工于心计。孛儿只斤的“合不勒汗”在位时,蒙兀部落开始强大,并且屡屡冒犯金国。
但是很可怜的是,合不勒汗传位属于泰亦赤乌的俺巴孩汗被“塔塔尔人”出卖,送到金国钉在木驴上处死。
从此和塔塔尔与女真人的金结下血海深仇,蒙古部落和塔塔尔部落冤冤相报,直到塔塔尔人暗杀铁木真的父亲,孛儿只斤也速该汗。孛儿只斤迅速衰落,年幼的铁木真在仇恨和背叛中生长了起来,并由于兄弟不和杀死同父异母的弟弟,不停地被同族的“泰亦赤乌”试图暗杀。而且可悲的是,自己儿时被许的新娘在长大后还被“蔑儿乞人”掳走,带了绿帽子生下“术赤”。
这么悲催的人生造就了铁木真果断残忍的个性,铁木真在整理部族后,迅速的统一泰亦赤乌合并蒙古部落,南灭塔塔尔,北打蔑儿乞,东战女真。其实早期的铁木真征战,完全是因为仇恨。
铁木真的一生也充满了背叛,等到3次结拜的“安答”“札木合”都建立联军讨伐自己的时候,他开始萌生了统一整个草原的想法,所以一举灭掉克烈部,攻占东北地区的金国,甚至蒙古高原西部的突厥残留“乃蛮部”(哈萨克人和土库曼人的一部分祖先)。
在扫平在蒙古高原杭爱山的基督教化的突厥乃蛮部之后,(这个时候蒙古高原的宗教也是很混乱的),乃蛮部王子屈出律逃亡巴尔喀什湖以西,成为现在哈萨克斯坦祖先之一,不过这也是后话了,屈出律这个人竟然也干出了个翻天覆地的大事。 屈出律败走之后,所有跟随的人基本都跑光了,只好去投奔西辽皇帝耶律直鲁古,当然了按照突厥的叫法西辽皇帝也叫“菊儿汗”。但是当他发现西辽小弟“花喇子模”的国王摩诃末起兵造反西辽时,东方的属国、属部也起来造反,西辽处境困难。所以这时屈出律就搞了个大新闻,哦不大阴谋,提出让他去纠集乃蛮旧部,强大西辽。西辽表示不错,赏赐他许多财宝并封他为可汗。 屈出律收集自己的族人,又同其他部落结成联盟。他率领这支军队进入西辽直辖领地,大肆杀戮和抢劫。他向花剌子模沙派出使臣,约定夹攻耶律直鲁古,瓜分西辽土地。屈出律出兵击败西辽军队,遂劫掠乌兹干,又进攻巴拉沙衮,但被耶律直鲁古打败,士兵大半被俘。屈出律北走,重新集结兵力,等待时机。 随后花剌子模和西辽各自退兵。西辽军队沿途烧杀抢劫,老百姓吓的够呛。当他们抵达巴拉沙衮时,居民们紧闭城门,拒绝他们入城。西辽军队的将领们告诉他们花剌子模已退兵。但居民们不相信,坚持战斗了十六天,最后被西辽军队用大象把城门攻毁。西辽军队入城后,屠杀三天三夜,有四万七千人被杀。西辽军队同时大肆抢劫,得到大量财物。但是这时菊儿汗正好也缺钱,宰相马赫穆德巴依怕菊儿汗征收自己的财产,便建议把士兵抢劫的财物集中归国库。当将军们听到这一消息后,便各自带军队离开菊儿汗,煽动叛乱。 屈出律得知这一情况后,于年秋天趁菊儿汗外出狩猎的时候将其带军队突袭菊儿汗,攫取了政权。“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而据其位。”屈出律攫取政权后,表面上对菊儿汗很礼敬“尊耶律直鲁古为太上皇,皇后为皇太后,朝夕问起居”,实际上是利用他来稳定自己的统治。耶律直鲁古在郁抑悲意中生活了两年,于年死去。 屈出律为了取得契丹贵族的支持,娶了西辽王朝末代皇帝直鲁古之女忽浑公主,并依公主劝告,他由基督教改信佛教。由于花拉子摸国摩诃谟打着伊斯兰教旗号向东扩张,屈出律在全国大力推行佛教,打击伊斯兰教。屈出律要穆斯林改奉佛教,至少要穿戴契丹人的服装,并强制推行,引起人民群众的普遍不满。 年,成吉思汗大将哲别率领两万骑兵征讨西辽。哲别尚未到达哈失哈儿城(喀什),屈出律就跑了。哲别抵达后,曾派人向当地居民宣布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居民们的一致拥护,使屈出律所到之处,均遭到抵抗,被迫逃往巴达克山谷(阿富汗境内)。因山谷崎岖不平,行走困难,蒙古军无法深入。因此,哲别跟当地猎户达成协议;如果能捉住屈出律并交付于蒙古军,蒙古军不再向猎户索取任何物品。猎户因此包围了屈出律及其部卒,将其捉拿后,送交了蒙古军。哲别将屈出律处死。同时,蒙古军顺利进入西辽都城巴拉沙衮(吉尔吉斯布拉多内吉),西辽—喀喇汗各地领主相继归附,西辽灭亡。
图花喇子模随即,花喇子模也因为屠杀蒙古商人时间被蒙古反过来吊打,国王摩诃末逃到了里海的小岛里,王子札兰丁逃亡印度,为了怕发生屈出律的事情,铁木真打算捉到王子,但苦等等多年也不见踪影。也就是这个时候,年老体衰的铁木真开始质疑自己征战的意义,于是邀请金国(不是宋朝,重说三)的道士”丘处机“远赴印度河,面见铁木真,丘处机也因此完成”长春真人西行记“。 就在札兰丁杳无音信的时候,哲别和铁木真长子术赤顺便灭掉了在东欧平原的各个罗斯公国.........也就是后来术赤的,钦察汗国的前身,也是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前身。随后成吉思汗不久就挂掉了,西辽和花喇子模的广大地区分封给次子,察合台,建立察合台汗国。定都撒马尔罕,领土包括现在的新疆绝大部分地区和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的一部分。 所以在西辽和察合台汗国的统治下,主体居民的回鹘人开始和契丹人(契丹人起源于辽宁的辽河一带)蒙古人混合,蒙古利亚人种血统增加。
在这之后,大批在花剌子模当兵的突厥语游牧民四散逃亡。年到年,铁木真长子术赤的“五世孙”月即别执掌俄罗斯钦察汗国,他大力推崇伊斯兰教,因此,人们把他领导下的钦察汗国称为月即别汗国,他将这些花剌子模王朝的残兵败将整合到一起,汇集到自己帐下,其中有西迁而去的一等喀喇汗王国内以葛逻禄化突厥语族,但父系又有很多东欧钦察人的血统。统称月即别人(乌兹别克人),乌孜别克族至此形成。15世纪,金帐汗国瓦解,原本其组成部分的突厥白帐汗国强大起来,形成了月即别联盟,即乌兹别克联盟。最后回到费尔干纳盆地。
随着大蒙古国的统一,大量的花喇子模人以及回鹘人包括后来政府的伊尔汗国阿拉伯人被带入中国内地,这些被成为色目人的民族最后成为了中国回族的祖先。察合台汗国由于之前的宗教政策,由于要调停新疆地区诸多民族的内部纷争,定伊斯兰教为国教伊斯兰教正式在新疆传播开来。新疆地区开始成为北部为蒙古人以及蒙古化的突厥塔塔尔人与回鹘人融合成为北部维吾尔人,南部为旧维吾尔人与乌兹别克,塞种,阿兰,阿拉伯等民族融合而成的南部维吾尔人。图 大蒙古国随后察合台汗国产生了分裂,蒙古化的突厥帖木儿汗国灭亡西察合台汗国,后又分裂为乌兹别克汗国,等若干汗国,成为现在中亚突厥诸斯坦的雏形。由乌孙、康居为祖先,融合后来突厥诸部落的哈萨克民族开始形成,哈萨克的意思为,自由的人,多为游牧人为主。后来的“克烈汗”(就是当时那个克烈部的后人)率领哈萨克民族独立为哈萨克汗国,成为哈萨克斯坦的前身。 在明朝,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控制是越来越退缩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有了新疆这个名字的由来,年察合台汗国灭亡后其后裔建别失八里,都城在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也就是前文说的唐代北庭都护府),年迁都亦力巴里(伊宁)。15世纪中叶,吐鲁番部强大,年,哈密等卫所一度被吐鲁番攻破,诸卫内迁,后复,年再度被并,15世纪后半期后,西北诸卫全部丧失,明朝最后放弃新疆,退守嘉峪关。明朝中叶,东察合台汗国演变为叶尔羌汗国。叶尔羌汗国主要维持对天山以南的统治,是一个上层社会为蒙古人,而民众主要由维吾尔和突厥其他民族融合而成的,也就是现在南疆民族的根基。天山以北由于瓦剌蒙古的大量移民,掺杂了更多的蒙古血统。 年随着准噶尔灭亡叶尔羌汗国。准噶尔汗国统一天山南北。哈萨克大中玉兹也臣服于准噶尔,小玉兹臣服于俄罗斯。准噶尔是蒙古的一个强大部落,含义是左手(一看就不是撸sir),所及吧自己蒙古的各大部落逼到俄罗斯,逼到青海,自己顺便占领了西藏。所以满洲的清朝,从康熙开始一直到乾隆疯狂的进攻准噶尔,最后满族人利用蒙古人的内部矛盾,瓦解了准噶尔汗国,使得“天山南北看不见一个蒙古包”。 所以讽刺性的是,中央政权最后一次对西域的彻底控制是在外族统治者的努力下达成的。 统一西北后,将准噶尔汗国命名新疆,这也就是现在新疆的由来。 新疆逐渐的行省化,清政府抽调东北黑龙江一带的东胡部落调防新疆,新疆的主体民族维吾尔中,又增加了这些新入的血统。哈萨克汗国随着准噶尔的覆灭,大中小玉兹全部表示愿意归顺清政府,可惜最后被沙皇俄国无情的吞并了。
随着清朝走向衰败,在俄国的支持下,新疆才出现境外势力撺掇的宗教性叛乱。
随着莫斯科大公国从蒙古的金帐汗国的独立,带着斯拉夫人的勇猛以及上层统治者蒙古血液中的善战与征服欲,16世纪沙皇俄罗斯侵入西伯利亚。并带着一种游牧民的骨血想统治亚欧所有的游牧领土,事实上双头鹰也做到了。完成对西伯利亚的扩张之后,直接控制中亚们,并且硬生生的分成了现在熟知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俄罗斯开始疯狂蚕食中国领土。19世纪中叶,俄罗斯帝国威胁清朝的整个北部边境。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政府无暇西顾,沙俄开始狂搞新疆,年到年前,沙俄迫使清签了著名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订》。他们通过武装移民,建立军事据点和科学考察以及签定不平等的条约等手段,非法侵占了新疆44万多平方公里。这时以阿古柏为首的中亚浩罕国在英俄支持下,于年入侵新疆,他们首先进喀什噶尔。迅速占领了叶尔羌,莎车,和田,库尔勒七个城市,成立了“哲德沙尔政权”。随后统治新疆绝大部分地区达6年。年,沙皇俄国也乘机侵占包括固勒扎城在内的伊犁河谷,当时清朝在新疆只剩下塔城等少数据点。在沙俄的鼓动下,在年至年同治年间,在中国陕西、甘肃爆发的一次境内的穆斯林对汉族之间的仇杀。它维持了十年多,波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区,最后被以汉人湘军为主的清朝军队镇压。而同治回乱的很多穆斯林首领也退到新疆,或借道新疆逃往俄罗斯。年,左宗棠终于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中俄《伊犁改订条约》签定后,清政府收回了被沙俄占领长达11年之久的伊犁地区和大部分领土,但是霍尔果斯以西的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仍归俄国所有,并且留下了一个的“帕米尔问题”,也就是西边和塔吉克斯坦的未定国界。
随后在俄国的干预下,新疆屡屡爆发极端民族主义为问题,伊斯兰极端主义在那个时代就已经凸显,在别有目的的策划下,维吾尔竟然会出现所谓“东突厥斯坦”这样的地理名词,对比前文的历史,无论怎么说都可笑之极。
十月革命后,列宁还曾经号称“归还不平等条约中侵占的一切中国领土”,但是年苏联红军直接变本加厉进入外蒙古的唐努乌梁海地区,8月13日,唐努乌梁海宣布“独立”。年10月13日,苏联以帮助中国歼灭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为筹码威胁中国让蒙古独立,随后蒙古独立但是苏联吞并唐努乌梁海,让这地方改名“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这地方现在也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又17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苏联领土。
在民国后期,苏联仍然念念不忘新疆,击败英国和日本支持的“喀什回教共和国”,并鼓动“沙比提大毛拉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进行恐怖活动。 随后仍然包括年的中苏边境冲突和苏联支持的伊犁暴乱。 对于俄罗斯这个国家,可能作为一个黑龙江人,我几乎很难有任何好感,因为给中国带来最大苦痛的民族,除了日本,就是俄国。他们通过明暗不定的鼓动和阴谋,在积贫积弱的中国瓜分土地,谋求利益,屠杀百姓。最可悲的是,将新疆这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一个和汉民族有着千年羁绊的民族,弄得剑拔弩张。 随着中央政府和新疆地区的共同建设,无论是克拉玛依的开发,或者是生产建设兵团对于新疆农业的发展,内地汉族在TC大量移民新疆,和新疆地区诸多民族一直在和平共处互惠互利。能在境外势力所遗留下的宗教问题走到现在,是很艰难的。其实在民族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千余年争执的结果最后都是走向融合的。从某种情况下,我们有相似的血缘,从文化上,我们有共同的根基。 我唯一希望,作为普通的民众,能多发现新疆的美,新疆每一个民族的善意,每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沧桑。能尽量少了带着民族和宗教的眼光去暴躁的批判,其实那是我们已经将自己作为提线木偶,活在若有若无的掌控中。我们更应该像远去的驼队,向着自由和希望。 新疆乃至中亚,是一个有着太多民族变迁,历史冲突的地方,但是作为铁勒部族的回鹘人,自古便和汉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哪个民族应该被谁统治,但是历史的车轮就是让维吾尔族成为了中华民族,作为中华民族,自然永远是一家同等,我们热爱有着你们历史的土地。
没有哪片土地是永远属于哪个民族,就像西域复杂的历史,但是宗教是不会抹杀两千年来的文化交流,或者是分分合合。
世界没有黑白,往往是灰色的,但是沙漠中的绿洲,是绿色的。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lufanzx.com/tlfsjt/1101.html